当前位置:咋考网 > 高中 > 高二 > 政治 > 下册 > 月考试卷 >

2018年高二政治下半年月考测验相关

2017年至2018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考题(云南省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

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原子是世界的本源 ②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A. ④→①→③ B. ③→④→② C. ③→②→④ D. ②→①→③

【答案】A
【解析】
存在即被感知,是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②;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符合;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如:原子是世界的本源,①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③符合;故正确的演进顺序的是④→①→③,本题答案选A。

“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下列选项中与以上说法相一致的是
A.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 气者,理之依也
D. 万物运动皆为心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没有任何存在,这一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故D符合题意。A属于客观唯心主义,B、C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均与题意不符。

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①具体科学随哲学发展而发展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③生活中充满着辩证法思想 ④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生活中充满着辩证法思想,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②③项符合题意;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①项说法错误;哲学来源于社会实践,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鱼饵就应当符合鱼儿的胃口,而不是钓鱼者的。”下列观点与这句话反映的世界观一致的是(  )
A.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 我思故我在 D. 无其器则无其道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鱼饵就应当符合鱼儿的胃口,而不是钓鱼者的。”这体现了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观点;A、B、C均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D是唯物主义,与题干反映一致。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写过一首禅诗: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明见雪,智者观白。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A. 人们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
B. 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C. 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人们也是无法确定的

【答案】A
【解析】
“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明见雪,智者观白”强调愚人、聪明、智者对“白鹭立雪”这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说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A适合题意;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B错误;C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D是错误的。

“安慰剂效益”是指让病人服用对治疗的疾病完全没有药效的中性药剂(如葡糖糖、维生素),但病人有时候却得到了和真药一样甚至更好的效果。能解释这一现象是
A. 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B. 物质世界存在人们无法认知的领域与现象
C.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 意识对生理的调节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方法

【答案】D
【解析】
“安慰剂效益”是指让病人服用对治疗的疾病完全没有药效的中性药剂(如葡糖糖、维生素),但病人有时候却得到了和真药一样甚至更好的效果。说明了意识具有调节和控制人体生理机能的作用,意识对生理的调节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方法,D项符合题意;精神的力量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以转化为而不是派生出物质的力量,A项说法错误;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B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C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有学者认为,以往政府调控更倾向于从需求端入手,通过“大投资”、“宽货币”实现经济增长。这种思路类似于西医疗法,一生病就吃止疼药、打抗生素,往往有严重的后遗症。未来中国的宏观调控将是“中医式”的,主要通过促改革和调结构消化前期政策,发掘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从哲学角度看,这启示我们
①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坚持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统一
②把握世界的物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正确区分事物各自不同的特殊本质
④把握发展的普遍性,摒弃传统观念以实现理论创新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这种思路类似于西医疗法,一生病就吃止疼药、打抗生素,往往有严重的后遗症”可以判断题肢①正确;根据“未来中国的宏观调控将是“中医式”的,主要通过促改革和调结构消化前期政策,发掘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可以判断题肢③正确;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物质决定意识,应该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对于传统的观念,应该坚持辩证的否定,而不是摒弃,故排除。本题答案选A。

漫画《庇护》,启示我们不要

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
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
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
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漫画《庇护》说的是“大树”为“小树”遮风挡雨,不让他在发展中遇到受到伤害,却忽略了它不能总是被庇护,它也是要发展的,故此观点只看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了其前进性,①正确,②不选;材料中“大树”愿望达到小树不受曲折生长的效果,但它只注意到了愿望可以向效果转变(二者的同一性),却没有注意到愿望与效果存在着斗争性,二者的转化是需要条件的。“大树”没有从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角度去看问题,想事情,结果愿望与效果相悖,③不选,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

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家庭,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只有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才能将13亿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这段话启示我们,认识事物
A. 既要侧重与抓住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B. 既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绝对性
C. 既要重视矛盾的特殊性,又要着重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D. 既要看到发展的前进性,又要注意克服前进中的曲折性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只有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才能将13亿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C适合题意;A、B、D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

我国的古语、古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下列对古语、古训蕴含的哲理分析正确的有( )
①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②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④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意思是“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地”,体现了实践第一、重视量的积累等哲理,①不适合题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说明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办事情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正确;“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说明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③正确;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④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是药三分毒”,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认识到了中药的毒副作用。中医讲究辩证论治,强调因病、因症、因人的个性化治疗,如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体内的热毒已清已解,就应该停止使用,否则就会出现毒副作用;如体内原本没有热毒,我们错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同样也会产生毒副作用。中医的上述理念告诉我们应该(  )
①抓住事物主流,发挥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决定性作用
②重视矛盾的次要方面,防止向不利方面转化
③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不能讳疾忌医
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对症下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中医讲究辩证论治,强调因病、因症、因人的个性化治疗,如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体内的热毒已清已解,就应该停止使用,否则就会出现毒副作用;如体内原本没有热毒,我们错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同样也会产生毒副作用。中医的上述理念告诉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对症下药;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我们要重视矛盾的次要方面,防止向不利方面转化,②④适合题意;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①是错误的;③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2016年阿拉斯加消费电子展(CES)的参展新品达到2万多件,载人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设备、虚拟现实头盔……充满迷幻的新奇物品琳琅满目、争奇斗艳,以往科幻小说里的未来世界俨然已经来临。这昭示着(  )
①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更多具有高思维能力的智能设备将被创造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一个由“技术”主导的新时代正来临
③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技术对世界的改变将更加迅速和深刻
④创新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科技创新将彻底颠覆人类的工作生活方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载人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设备、虚拟现实头盔……充满迷幻的新奇物品琳琅满目、争奇斗艳,以往科幻小说里的未来世界俨然已经来临。这昭示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③适合题意;本题并未涉及到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排除①④;故本题答案选C。

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发展动力和社会创造力。读漫画,对简政放权认识正确的是

①作为生产关系的调整,简政放权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简政放权通过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
③简政放权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选择
④简政放权是解决我国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漫画型选择题利用生动形象的漫画对某些思想、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或赞扬,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漫画型选择题总体设计新颖别致、构思精巧,全面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题中事例表明简政放权通过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同时表明简政放权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选择,②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简政放权涉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而没有涉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简政放权并不是解决我国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①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说法错误;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②④符合题意,可选;材料没有涉及人民群众创造了精神财富,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下边漫画告诉我们(  )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
③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才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题中漫画强调人生价值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同时体现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②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没有涉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也没有强调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①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2016年7月5日,湖北黄冈罗田县大崎镇镇党委统战干事何华生,在驻点村岗背畈村参与防汛救灾和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时,因劳累过度导致大面积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去世。8月22日,黄冈市委追授何华生为优秀共产党员。何华生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何华生的事迹告诉我们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②④适合题意;①③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图漫画中主人公之所以认为“被人依靠更是幸福”,是因为他看到了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差异性 ②人生价值是在依靠和被依靠中实现的
③个人应在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真正幸福的人要走出自我的狭隘天地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图漫画中主人公之所以认为“被人依靠更是幸福”,是因为他看到了应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③④适合题意,排除②;①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彩虹看到弧形的石桥,对它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久。”石桥回答说:“你那么美, 你在人们的记忆中必然是永恒的。”这段对话体现的人生哲理是
①衡量人生价值,既要看物质贡献,又要看精神贡献( )
②物质贡献是暂时的,精神贡献是永恒的
③轰轰烈烈的壮举能作出贡献,默默的工作也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人生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物质贡献的多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对话说明衡量人生价值,既要看到物质贡献,又要看精神贡献,同时说明轰轰烈烈的壮举能做出贡献,而默默的工作也能实现人生价值,故入选。②④选项观点错误,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都是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生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贡献多少,而不是物质贡献多少,故排除。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被称为人际关系的“黄金定律”,镌刻在联合国的大厅上。这说明
A. 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C. 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D. 传统习俗对人们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答案】A
【解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被称为人际关系的“黄金定律”,镌刻在联合国的大厅上。这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的交往方式受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文化因素的影响,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于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和交往过程中的行为举止,A适合题意;B、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C是不科学的。

“沙画瓶”是一种源自中东地区的艺术品。它是将死海海底的彩矿石磨制成的沙子填入玻璃瓶中,组成沙漠、骆驼等形状。因为中国女孩受此启发,用来自海南的岩石磨制成粉末,替代原来的稀有材料,并将五彩斑斓的沙漠奇景和古老的中国文字相结合,打造出“中国文化遗产系列”“古诗词系列”等“沙画瓶”,受到极大欢迎。材料表明(  )
①文化创新需要全面借鉴外来文化 ②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有助于文化创新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创新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本题材料中“ 一位中国女孩受中东地区的艺术品‘沙画瓶’的启发,用来自海南的岩石磨制成粉末,替代原来的稀有材料,并将五彩斑斓的沙漠奇景和古老的中国文字相结合,打造出‘中国文化遗产系列 ’、‘古诗词系列’等‘沙画瓶’”,既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也说明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③两项符合题意;全面借鉴外来文化说法过于绝对,排除①;④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随着社会的变迁,生活节奏的加快,原本在清明节要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习俗,逐渐发生着变化。一些地方居民纷纷借鉴西方祭奠的方式,出现了网上祭奠、家庭追忍、献花遥祭等形式;也有一些地方结合我国的传统祭奠形式,创造出了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清明祭奠方式的变化,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途径的?

【答案】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清明祭扫形式的发展立足于社会实的发展。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绣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赋予时代的内涵。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清明祭奠借鉴西方的一些形式,同时结合生活实际。
【解析】
本题以我国清明祭奠方式的变化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创新的途径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我国清明祭奠方式的变化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途径的,属于体现类试题。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文化创新的途径,主要包括: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存在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械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面对这种状况,人类逐步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

【答案】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3分)
2)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人的活动由于违背自然规律,所以受到自然的惩罚。环境破坏,生态危机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就是证明。(3分)
3)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对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的实际,人类逐步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4分)
4)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分)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唯物论的相关知识。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考生对材料的解读与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解读本题需要考生根据材料的表述,从中找到相关的关键语句来进行分析。本题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有自然界具有物质性、规律的客观性以及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全国各地“单独二孩”政策相继迎来实施一周年,可由于我国国民计划生育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注重质量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再加上经济上的压力,生活上的条件等方面原因,两孩申请并未出现公众预期的“井喷式”增长,备受冷落。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人口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

【答案】①联系的多样性,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老龄化社会的加剧,人口政策也要随之调整。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人口政策的调整是从我国变化、发展的国情出发而作出的。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社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国情,我们制定的人口政策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因时制宜。
【解析】
本题以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联系的多样性、发展的观点、矛盾的特殊性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设问指向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人口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属于原因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辩证法主要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的否定观;然后把握材料指向“人口政策的调整”,调动运用联系的多样性、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矛盾的特殊性等知识分析,注意解答本题按照世界观、方法论、材料分析的顺序回答。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缓解交通压力,减少机动车污染,北京市最快将于2015年征收“拥堵费”。日前全市交通工作会议透露,今年内将制订出中心城低排放区交通拥堵收费方案。目前正在研究伦敦市和米兰市关于低排放区拥堵收费的两种模式,北京或将结合城市实际采用其中一种模式。据研究分析,造成北京交通拥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拥堵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城市规划上的不足,建设合格的道路、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将成为排堵的关键。
请依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阐述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方案的合理性。

【答案】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北京研究伦敦市和米兰市关于拥堵收费的两种模式,并将结合城市实际采用其中一种模式,做到了共性与个性的具体、历史的统一。②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因此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北京分析得出拥堵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城市规划上的不足,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一关键问题。
【解析】
本题以为缓解交通压力,减少机动车污染,北京市将征收“拥堵费”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阐述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方案的合理性。回答合理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矛盾的观点内容比较广泛。其主要内容包括: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解答时结合材料,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主要矛盾地位及其方法论分析。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如何“坚持立法先行”。

【答案】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立法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遵循立法的客观规律,增强法律法规的有效性,系统性。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做到立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得到人民拥护。
④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要坚持改革,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如何“坚持立法先行”。,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即哲学第四单元的知识。坚持立法先行,首先可以从社会意识局域相对独立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其次考生可以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的角度分析说明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可以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角度分析说明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最后可以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分析说明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

©2021-2022咋考网版权所有,考题永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