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咋考网 > 高中 > 高一 > 语文 > 下册 > 月考试卷 >

2018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测验相关

2018年至2019年高一3 月月考语文考试完整版(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愆(qiān)期 纤(qiān)细 守拙(zhuó) 风靡(mĭ)一时 熏陶渐(jiān)染
B. 契(qì)阔 荫(yìn)庇 侘傺(chà) 不遑启处(chù) 大腹便便(pián)
C. 芰(jì)荷 鲑(xié)珍 否(pĭ)泰 象弭(mĭ)鱼服 虚与委蛇(yí)
D. 伫(zhù)立 伶俜(pīn) 裙襦(rú) 载饥载(zài)渴 绕树三匝(zhā)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 纤 xiān 细,守拙 zhuō;B项,侘傺 chì ,不遑启处chǔ; D项, 伶俜 pīng ,绕树三匝 zā。故选C。

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垝垣 修姱 槃石 义愤填膺 其黄而殒
B. 玳瑁 兰皋 自缢 朝谇夕替 态度暧昧
C. 赍钱 嘻戏 窈窕 鼓瑟吹笙 自我俎尔
D. 溘然 鸷鸟 杂揉 尔卜尔筮 忍尤攘垢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题中A项, 磐石,其黄而陨;C项,嬉戏,自我徂尔;D项,杂糅,忍尤攘诟。故选B。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冬至这天,南下的冷空气与北上的暖湿气流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邂逅,我市迎来 一场铺天盖地、洋洋洒洒的大雪,到处银装素裹,分外美丽。
B. 先秦哲学起源于对人生、对社会的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到处奔波,大多席不暇暖,以谋求天下以“无道”转变为“有道”的格局。
C. “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 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国创造的辉煌连西方各国也只能望其项背。
D. 在对《诗经》的翻译上,有些译者试图抛开原诗的格律,采用早已过时的英译格律,削足适履,结果适得其反,既丢弃了原诗作的精神,也吓跑了新时代的 读者。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A项,洋洋洒洒:①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明快,连续不断。②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考 查一词多义,记忆一定要准确全面。此处使用正确。B项,席不暇暖:指连坐席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正确。C项,望其项背: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常用于否定形式。不合语境,错误。D项,削足适履: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 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合乎语境,正确。故选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二孩政策在全面放开后,“能不能生二孩”“该不该生二孩”“生二孩后怎么 办”之类的话题一直被民众热烈讨论。
B. 陈凯歌的电影《妖猫传》试图再现长安盛景,花了 6 年时间在湖北襄阳建了一 座“唐城”,来开掘与时代气象相结合的内容。
C. 复方丹参滴丸成分是丹参、三七、冰片配制而成的棕色的薄膜衣滴丸,除去包 衣后显黄棕色至棕色:气香,味微苦。
D. 总长 55 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它被誉为桥梁界的“珠 穆朗玛峰”,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A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在”应放在“二孩”之前;B 项,结构混乱,偷换主语,“花了6 年时间”的主语应该是“陈凯歌”; C项,结构混乱, “成分是丹参、三七、冰片配制而成的棕色的薄膜衣滴丸”句式杂糅,去掉“成分”,把“是” 改成“由”。故选D。

将下列几句话按顺序组成一段通顺的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
②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③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
④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⑤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
A. ④②⑤③① B. ⑤①③④② C. ④②①③⑤ D. ⑤④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题中④为中心句,置于段首,②谈论起源(历史),⑤紧承历史悠久,“漫长”一词可呼应, ① 中“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承③中“诗人、作品”等,故置于③后。故选A。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汉魏晋时期,五言诗日趋成熟,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及东晋大诗人陶 渊明的作品都很好的继承了“风”“骚”的传统。
B.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与同时代的《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C. 楚辞,原指楚地歌辞,经屈原再创造,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新诗体,它的篇幅 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多用语气词“兮”字。
D. 我国文学史向来以“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骚” 指的是《离骚》,它们分别开创我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题中B项,《木兰辞》是北朝民歌。故选B。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高中毕业前夕,小宇挑选了一张印有竹海水韵图案的贺卡打算送给语文老师,并写下祝福:“愿恩师芳华长青,弟子垂念。”
B. 王教授向现场数百名听众鞠躬致敬后,登台开始做学术报告,他的第一句话讲道:“愚见浅陋,还望方家以批评指正。”
C. 某知名作家与儿子同日在东南书城召开新书发布会,该作家的一位朋友闻讯后发去手机短信:“令郎拙作付梓,可喜可贺!
D. 慈善晚会结束之际,某民营企业负责人走到受捐助大学生面前,郑重承诺:“兴教助学企业义不容辞,我们必当鼎力相助。”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A项,“垂念”是指上对下挂念,也用做敬辞,指别人对自己挂念。使用不得体,错误。C项,“拙作”,谦词,用于形容自己的作品。使用不得体,错误。D项,“鼎力”:大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使用不得体,错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 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其罪。凉州刺史梁鹄欲杀正和以免其负,计未定。访之于勋, 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日:“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鹄从之。正和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 不为苏正和也。”中平元年,北地羌胡寇乱陇右,使勋屯阿阳以拒贼锋。时叛羌围护 羌校尉夏育,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勋仰骂曰:“死反虏,汝 何知?促来杀我!”众相视而惊。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 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廪之,先出家粮以率众,至活者千余 人。拜京兆尹。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 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或曰:“皇太子副主,望 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
非贤不举,死亦何恨!”及帝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 卓,唯勋长揖争礼,见者皆为失色。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 时年五十一。
(节选自《后汉书•盖勋传》)
注:滇吾,烧当羌首领滇良之子。
【1】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事苏正和案其罪 案:通“按”,调察,查办
B. 滇吾素为勋所厚 厚:厚待
C. 乃以兵捍众 捍:捍卫,保护
D. 有诏穷案 穷:穷尽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 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B. 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 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C. 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 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D. 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 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后来变成明清两朝对举人的雅称。
B. 使君,汉代指太守刺史。汉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有时也用作对对方派出的使节或信使的尊称。
C. 表,是古代臣下写给帝王的一种文书。表可言事可议论可抒情,著名的表有《陈情表》《出师表》等。
D. 长揖,拱手高举,处上而下。即抱拳举过头顶鞠躬。只能用于下级对上级,小辈对长辈所施的隆重礼节。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盖勋为人正直。他任汉阳长史时,凉州刺史想杀死苏正和向他示好,但他认为不可。谋划杀害好人是不忠诚的,乘人之危是不仁义的。
B. 盖勋誓死不屈。在羌族叛乱围攻护羌校尉夏育时,他率兵救助,即使身受多处刀伤,仍然坚守不降。叛军佩服其忠义勇敢,并未加害。
C. 盖勋秉公执法。他不听贵戚说情,将长安令杨党倚仗权势、胡作非为、贪赃枉法的犯罪事实全部上报,奉诏追查到底,声名震于首都。
D. 盖勋刚直不阿。他为国选材,唯贤是举,坚守标准,不畏皇权,不顾三怨成府,拒绝了宠臣蹇硕想让尚药监高望之子成为孝廉的要求。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
(2)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恨!”

【答案】
【1】C
【2】D
【3】D
【4】A
【5】(1)(梁鹄)向盖勋征求意见。盖勋平日与苏正和有仇,有人劝盖勋可趁机报仇。
(2)盖勋说:“推举贤能的人是用来报效国家的,不是贤能的人就不能推举,(因 为没推举)死了也不遗憾!”
【解析】
【1】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C项,捍:抵御,抵抗。故选C。
【2】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题中“狐盘”作前句的宾语,后面断开;“百余人”补充“余众”不要断开;“急”是“攻”的补语,不要断开。故选D。
【3】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项,“只能用于下级对上级,小辈对长辈”错误,不分长幼尊卑都可用,但大多用于同辈之间的礼节。故选D。
【4】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题中A项,“凉州刺史想杀死苏正和向他示好”错误,无中生有。故选A。
【5】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重点词语(1)访之于勋:向盖勋征求意见,介宾短语后置句;素:平日;或:有人;因:趁机;(2)所以:表工具、方式等,用来……的;贤:形容词名词,贤能的人;恨:遗憾。
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盖勋字元固,敦煌郡广至县人。开始被推举为孝廉,任汉阳长史。当时,武威太守倚仗权势,恣意妄为,贪污横暴,从事苏正和查办他的罪行。凉州刺史梁鹄想杀了 苏正和来免受牵连,计策未定。(梁鹄)向盖勋征求意见,盖勋平日与苏正和有仇, 有人劝盖勋可趁机报仇。盖勋说:“不行。谋划杀害好人,不忠;乘别人在危难的时 候打击他,不仁。”于是劝谏梁鹄不要杀苏正和,梁鹄采纳了他的建议。苏正和免于 被杀,前往盖勋那里感谢他。盖勋不见他,说:“我是为梁使君献谋,不是为苏正和。” 中平元年,北方羌胡少数民族侵扰陇右,派盖勋在阿阳驻军来抵抗贼寇的前锋。当时, 叛羌包围了护羌校尉夏育,盖勋与州郡联合出兵援救夏育,到了狐盘,被羌兵打败。 盖勋集合败兵一百多人设鱼丽之阵。羌人精锐的骑兵两面猛烈夹攻,士卒死的很多。 盖勋多处受伤,坚守不动,指着旁边的木牌说:“一定要将我的尸首埋在这里。”滇 吾平日受了盖勋的厚待,于是用兵器拦着众人说:“盖长史是个贤人,你们杀他便是 辜负上天。”盖勋抬起头来骂道:“死反虏,你知道什么?快来杀我!”众兵你看我, 我看你,惊呆了。羌戎佩服盖勋大义勇猛,不敢加害他,把他送回汉阳。后来刺史杨雍上表举荐盖勋兼任汉阳太守。当时闹饥荒,百姓相互掠夺,盖勋调拨粮食救济百姓, 先拿出自家的粮食来做表率,救活饥民一千多人。盖勋被任命为京兆尹。当时,长安 令杨党,父亲是中常侍,他仗着父亲的权势,贪污腐败,胡作非为。盖勋查实杨党贪 赃千余万,贵戚都为他说情,盖勋不听,将全部事实禀奏皇上,案件牵涉到杨党的父 亲,皇上下令严办,盖勋威震京师。当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被皇太子宠爱,太子 通过蹇硕嘱托盖勋,要盖勋推举高望的儿子高进为孝廉,盖勋不答应。有人说:“皇 太子是国家的副主,高望是皇太子所宠爱的人,蹇硕又是先帝的宠臣,你却违背他们 的意愿,这就是所谓的‘三怨成府’啊。”盖勋说:“选举贤能的人(为孝廉)是用 来报效国家的,不是贤能的人就不能推举,(因为没推举)死了也不遗憾!”等到灵 帝逝世,董卓废除少帝,杀了何太后,公卿以下的百官,对董卓没有不卑躬屈膝的, 只有盖勋行长揖礼,与之抗礼,在场的人都因此吓得 脸色变白了。盖勋虽然正直刚强,不屈服于董卓,但实际上被董卓厌恶,在朝堂上不 得志,后脊背发毒疮而死,时年五十一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
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
辛弃疾
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①陌上尘!
【注】①柴桑,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是陶渊明的家乡,也是他晚年归耕之处。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词作的上阕是对陶渊明晚年生活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他躬耕田亩的清贫生活,也写出了他安贫乐道的乐观心态。
B. 词中表现出词人对陶渊明诗作的熟稔,多处化用了陶渊明的诗句,如“躬耕”出自“躬耕非所叹”,“王谢”出自“旧时王谢堂前燕”。
C. “晋宋之间事”指晋宋时期不少人表面推崇清高,实际上却忙于谋取名利,词中的陶渊明不问名利,淡泊宁静。
D. “羲皇以上人”是说陶渊明像远古先民一样自足地生活,与“晋宋之间事”形成对比,突出了他在乱世中生活的恬淡、安宁。
E. 词人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喜爱,写陶渊明其实是写自己,表达出对陶渊明生活状态的羡慕和对自身无法摆脱世俗生活的烦恼。
【2】词的下阕是怎样赞颂陶渊明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
【1】BE
【2】①以陶渊明的诗歌历经千年还有百篇传世,突出世人对其的认可,赞颂他的诗才;②将出身高贵的王谢子弟与陶渊明对比,说王谢子弟比不过“柴桑陌上尘”,以此赞颂陶渊明的高贵脱俗。
【解析】
【1】试题分析:B项,“旧时王谢堂前燕”是刘禹锡的诗。E 项,词主要表达出对陶渊明的赞颂,没有“对自身无法摆脱世俗生活的烦恼”。
【2】试题分析:此题题干要求分析“怎样赞颂陶渊明”,实际上是两问,赞颂了什么,用什么手法赞颂的,从内容看是“才华和气质”,手法是侧面描写和对比。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氓》中用河与湿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____,_____”
(2)《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曹操对贤才渴求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用比喻的手法委婉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的对偶句是: “___,____”
(4)《离骚》中小人因嫉恨屈原而用“_____”来诋毁他。

【答案】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谣诼谓余以善淫
【解析】
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此题重点注意“淇”“隰”“泮”“衿”“羁”“谣诼”的写法。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人有双眼,不止流连于观日与赏月之间,正如李太白的抒怀;人有两足,①_____,就像范仲淹的忧虑。魏晋风流里,既有王羲之借山水以游目骋怀,寄托人生之感;②_____,破解羁绊之慨。文人们在独特的语境中,不但没有屈从于现实的泥淖,③_______,从而直抵逍遥的北冥。

【答案】 示例:(1)也不应奔走于江湖与庙堂之间。 (2)也有陶渊明借田园以安天乐命。 (3)反而高扬着理想的风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既考查句子的连贯性,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第一处,前面说“人有双眼,……正如……”,而此处说的是“人有双足,……就像……”,可见两处内容之间应是对照关系,相同位置的句子的结构应是一致的,即应与“不止流连于观日与赏月之间”结构一致,再分析后面一句,“就像范仲淹的忧虑”,由此可以联系到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处江湖之远则……”,故此处应是说“也不应奔走于江湖与庙堂之间”。第二处,前面说“魏晋风流里,既有……”,从关联词的搭配角度来看,此处应是说“也有……”,前面“魏晋风流”限制了此处所选用人物所处的朝代,后面“破解羁绊之慨”,由此可以联系“陶渊明”,即应是说“也有陶渊明借田园以安天乐命”。第三处,前面说“文人们在独特的语境中,不但没有屈从于现实的泥淖”,后面说“从而直抵逍遥的北冥”,由此可知此处应是说“反而高扬着理想的风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陌上花开,草木葱茏……悄悄地,春天就这样来了,和煦的春风里,根的愿望得到了伸展,花的梦想得到了绽放,而你呢?
请以“春天,我的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但文体特征一定要鲜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700 字。

【答案】春天,我的春天
落叶婉转的忧伤是秋意,它胜不过生机盎然的春。忧伤会使人触景生情,让人心顾茫然,但是春却终始是喜洋洋的,处处洋溢着万紫千红,心中的春总是由自己点缀。
榕树说:“一个冬太漫长了。一个冬积淀下的生命能量总是要在冬之冰雪被融化的那一缕春风中释放,而且迫不及待。只要有一丝春的信息,绿的红的粉的,便争先恐后地绽放自己。于是,有了绿烟,有了红雾,有了粉霞……鸟儿鱼儿和各色的人儿也急着凑进春天的热闹中了。
时间依然不紧不慢洗淘这热闹。终于,热闹归于平静,眼前春天就要过尽。而此时我的春天才不紧不慢的来临。
春天再一次改变,变成了我的梦。而这梦却是我最初的念。最初那早已消逝的念……人已改变,心也同样在变。而春天也随之改变。或姹紫嫣红,或茫茫绿意,或早已不复存在。它存在于人的心头,当第一眼看见她时,它的色彩就是你心中的念想。
我的春天是从容的。并不是存心逃避风刀霜剑,只是遵循自己的心中的春天;并不需要锦上添花,她只是要雪中送炭。当包裹着嫩芽的外衣层层剥落,然后跌落到地上,总算又一次完成了生命的替换。她从容地站在枝头,“啪”开了一叶,“啪”又是一叶……不几日,满树便开满了绿色的花朵――绽放的新芽――嫩绿鹅黄,还带着新生的血丝。而我将面临的已是酷热和骄阳。
我的春天是无悔的。别的树都在春季和煦的风在长得足够坚强,烈日和暴雨是拿他们无可奈何的。而我新生的肌肤便要迎接磨难。然而,你会发现担心是多余的。既然选择了自己的春天,就会接受包括狂风在内的种种现实。没有被摧折。我的枝干越发的健壮,我的绿叶越发的笃实。经过了酷日和狂风暴雨之后,我的枝叶便沉沉着着的把绿积淀得厚实而稳键。雨来,我伸出绿叶给他们跳舞;风来,我便会和着他们的节拍摇滚歌唱。好不自在!好不逍遥!
我的春天是蓬勃上进的。从来不会为过往的失落黯然裹足,也不会因曾经的荣耀沾沾自喜,更不会为所谓的快乐迷失方向。只要还有生命,目标永远是前方。每一个春天我都会向更高更远的空间伸展,绿树成阴,如巨伞,从来不满足,从来不停止。
遵循心中的季节,尽情绽放自己,这就是我的春天。
【解析】
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命题作文,作文的题目是“春天,我的春天”,在题目前面给出相关的材料引导,由此要分析材料,材料中“春水初生,春林初盛,陌上花开,草木葱茏……”交代“春天来”,“和煦的春风里,根的愿望得到了伸展,花的梦想得到了绽放”是万物的在春天的“愿望”“梦想”,后面“而你呢”,引出题目,由此可知材料中的“春天”相对的是“自己的青春”,万物有梦想,实际就是让谈自己的梦想,后面有“文体特征一定要鲜明”,如果写议论文,注意论点、论据和论证等要素,写散文注意抒情和描写,写记叙文注意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等要素,突出“自己的春天”。

©2021-2022咋考网版权所有,考题永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