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咋考网 > 初中 > 九年级(初三) > 生物 > 上册 > 期末考试 >

2019年九年级生物上半期期末考试相关

保定市2019年九年级生物上半期期末考试网络考试试卷

人类的胚胎发育是在哪两个部位先后完成的(  )
A. 卵巢和输卵管 B. 子宫和卵巢 C. 卵巢和子宫 D. 输卵管和子宫

【答案】D
【解析】
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
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当胚胎成功着床后,胚胎发育到第8周末,其外貌开始像人,从此称作胎儿。母体怀孕280天(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胎儿(母体怀孕第8周--第40周)发育的场所是子宫,D正确。

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引起(  )
A. 炎症 B. 贫血 C. 血栓 D. 过敏

【答案】B
【解析】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叫贫血。贫血患者由于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一般的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几百年前的欧洲,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遭受坏血病的折磨,患者常常牙龈出血,你认为他们最可能缺乏的维生素是(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答案】C
【解析】
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维生素的缺乏症.缺乏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干眼症;缺乏维生素B1会得神经炎、脚气病;缺乏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会得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缺乏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干眼症;缺乏维生素B1会得神经炎、脚气病;缺乏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会得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几百年前的欧洲,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遭受坏血病的折磨,患者常常牙龈出血,他们得的是坏血症。所以他们最可能缺乏的维生素是维生素C,C正确。

下列既能产生卵细胞又能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是(  )
A. 卵巢 B. 子宫 C. 输卵管 D. 胎盘

【答案】A
【解析】
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据此答题。
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和婴儿出生的通道,A正确。

儿童因缺少哪种无机盐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易患佝偻病(  )
A. 铁 B. 碘 C. 钙 D. 钾

【答案】C
【解析】无机盐对人体非常重要,如果缺乏会得相应的缺乏症。例如,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儿童缺钙能引起佝偻病,中老年人和妇女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缺碘易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又叫大脖子病。钾缺乏使神经肌肉应激性降低,全身无力,反应力降低,严重者可至软瘫和呼吸困难;消化道功能紊乱,有厌食、恶心、呕吐、胀气,严重者有肠麻痹和肠梗阻。缺钾使心肌应激性增高,出现心律失常,可有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发生房颤和室颤。

淀粉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  )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答案】A
【解析】
淀粉是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蛋白质是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
口腔中有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消化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含有胃蛋白酶,可以消化蛋白质,转化成多肽;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可以消化多种食物,如淀粉、麦芽糖、蛋白质、脂肪等,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口腔处,只有淀粉的量减少了,说明口腔能消化淀粉。因此淀粉在消化道的口腔开始被消化,A正确。

下列关于青春期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性意识开始萌动 B. 出现第一性证 C. 出现第二性特征 D. 身高突增

【答案】B
【解析】
人进入青春期之后,身体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并出现一系列正常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的变化。
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至成熟,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性意识开始萌动,第一性征是出生时就有的,因此不是青春期发育的特点,A正确,B错误;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开始萌动性意识,从疏远异性到逐渐渴望接近异性,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至成熟,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C正确;青春期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D正确。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毛细血管的辨别特征是(  )
A. 管腔较细 B. 管腔较粗 C. 血液流向心脏 D. 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答案】D
【解析】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D正确。

刘大爷是糖尿病患者,你给他提供的治疗方案是注射(  )
A. 生长素 B. 甲状腺素 C. 胰岛素 D. 肾上腺素

【答案】C
【解析】
胰岛素分泌不足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酸雨对生物有极大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
A.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B. 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C. 减少生活污水排放
D. 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

【答案】D
【解析】
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还可以腐蚀建筑物及其他物品。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此外,酸化的水源威胁人们的健康,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因此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对付酸雨,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装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并对污染物并回收和利用,D正确。

脑部受损,出现闭目站立不稳,走路摇晃等症状,这最可能是损伤了(  )
A. 大脑 B. 小脑 C. 脑干 D. 大脑皮层

【答案】B
【解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所以脑部受损,出现闭目站立不稳,走路摇晃,这是由于损伤了小脑。

某AB型血病人需大量输血,此时应输入
A.O型血 B.AB型血 C.A型血 D.B型血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即AB型血。

小明足部受伤发炎,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到达足部的途径是(  )
①左心房 ②右心房 ③右心室 ④主动脉 ⑤肺动脉
⑥肺静脉 ⑦上腔静脉 ⑧下腔静脉 ⑨股动脉 ⑩左心室。
A. ①③④⑥②⑦⑧⑨⑩ B. ⑦②⑥③⑤①⑩④⑨
C. ⑦②③⑤⑥①⑩④⑨ D. ⑦②③⑥⑤①⑩④⑨

【答案】C
【解析】
试题 足部受伤发炎,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到达足部需要经过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股动脉→足内毛细血管。

不少的交通事故都与酒后驾驶有关.我国于201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加大了对酒后驾驶的处罚力度,醉酒驾驶将获刑.请回答:
(1)饮酒后,酒精在人体的______系统被吸收,随着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______.
(2)“酒驾”或“醉驾”可通过检测驾驶员血液中酒精的含量来判定.通常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______.
(3)正常情况下司机看到红灯会将车停下,这属于______(填“简单反射”或“复杂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但酒后驾车的司机往往会闯红灯,主要原因是酒精影响了______的控制能力,导致行为失控.

【答案】消化 右心房 静脉 复杂反射 反射弧 小脑
【解析】
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组成。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脑,使行为失控,酒驾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
(1)饮酒后,酒精在人体的消化系统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随着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再需要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然后由主动脉运往全身。
(2)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毛细血管一般比针头还细、血量少,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
(3)正常情况下司机看到红灯会将车停下,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复杂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小脑能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可见题中叙述的情况可能是酒精麻醉了该驾驶员的小脑,导致行为失控。

2013年6月13日。“神州十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宇航员在轨道舱内是如何生活的呢?请结合如图分析作答。(①~⑦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血液类型)

(1)宇航员吸气时,膈肌收缩,膈肌顶部______(上升、下降)。
(2)A系统中,宇航员运输氧气的细胞是血液中的______。
(3)通过肺循环,血液中的______气体增多。
(4)如图③、⑤、⑥、⑦四条途径中,不属于排泄的是______。

【答案】下降 红细胞 氧气 ⑦
【解析】
(1)呼吸运动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2)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3)物质运输的载体是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4)细胞代谢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5)眼球是视觉感受器的附属结构。
(1)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膈肌下降,胸廓的容积变大,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2)A系统是血液循环系统,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气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可以携带氧气。
(3)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颜色暗红、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就变成了颜色鲜红、含氧较多的动脉血。
(4)排泄有三条途径:③呼吸系统排出少量的水和二氧化碳;⑤皮肤排出汗液;⑥泌尿系统排出尿液。⑦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是排遗,不是排泄。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一端午节,在这一节日期间,人们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现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的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美食,糯米最终在小肠消化,分解成______后被吸收。
(2)龙舟赛时,当队员们听到发令枪声后,立刻奋力划桨,此时呼吸频率增大,由鼻腔吸入的氧气经过心脏______次便可运输到骨骼肌细胞,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3)当从电视上看到自己喜欢的龙舟赛队获胜时,你会情绪激动,欢呼雀跃,这一行为是______和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葡萄糖 1 神经系统 激素
【解析】
此题综合考查了营养物质的消化,血液循环的途径;人体调节等知识点,逐一分析解答。
(1)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的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美食,糯米中的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在小肠里最终分解成葡萄糖。
(2)鼻腔吸入的氧气进入肺静脉,然后进入左心房,左心室,再进入主动脉,由主动脉运输到骨骼肌细胞,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因此经过心脏一次。
(3)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神经系统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以应对紧张情况。这些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

如图,

(1)A处血液与C处血液成分比较,C处血液主要减少了______成分,C内流静脉血。
(2)与F处液体成分比较,E处液体多了______成分。
(3)F处液体是______它最终经输尿管排至______,在此处暂时储存起来。

【答案】尿素、氧气 葡萄糖 尿液 膀胱
【解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图中A是入球小动脉,C是肾静脉,E肾小囊处是原尿,F肾小管处是尿液。
(1)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C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等废物的含量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肾小管的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肾小管的细胞,肾小管的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所以A处血液与C处血液成分比较,C处血液主要减少了尿素、氧气等成分,C内流静脉血。
(2)当原尿流经F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与F处液体(尿液)成分比较”,E处液体(原尿)多了葡萄糖。
(3)F处液体是尿液,它最终汇集到肾脏的肾盂,后经输尿管排至膀胱,在膀胱中暂时贮存起来。

©2021-2022咋考网版权所有,考题永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