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一般高中协作校2022-2021高一期初物理无纸试卷完整版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C.凡是质量小、体积小的轻小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答案】D
【解析】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引入这个概念可以简化我们分析的问题,不是没有意义,所以A错误;
B.能不能看成质点与体积大小无关,所以B错误;
C.轻小的物体,不一定可以看做质点,要看它的形状对分析的问题有没有影响,所以C错误;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所以D正确。
故选D。
A.一样大
B.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C.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D.无法判定
【答案】B
【解析】
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夏天温度升高,由于热胀冷缩钢尺长度变大,所以测量值比玻璃的实际值偏小;冬天由于钢尺的收缩,尺子长度变小,所以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因此对同一块玻璃的测量,其冬天的读数比夏天大,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A.火车运动,汽车静止
B.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大于汽车的速度
C.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
D.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
【答案】C
【解析】
小明先看到火车的车头,后看到火车车尾,以汽车为参照物火车是向前运动。
汽车有三种情况:
如果汽车静止,火车是向前运动的。
如果汽车向前行驶,火车也向前运动,火车的运动速度比汽车大。
如果汽车是向后倒车,火车可能是静止、可能是向前运动、也可能是倒车但是比汽车的倒车速度小。因此不可能是C。
故选C。
A.甲船 B.乙船
C.河岸 D.都有可能
【答案】A
【解析】
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若以甲船为参照物,则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后退。
故选A。
A.12.45cm B.12.34cm
C.12.35cm D.12.36cm
【答案】C
【解析】
由题干中提供的数据可知,12.75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12.75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为了减小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该记录为
故选C。
A.40m B.240m C.1.2km D.2.4km
【答案】D
【解析】
根据可得
x=vt=20×120m=2400m=2.4km
故选D。
A. 在前 5 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4.5 m/s
B. 在后 5 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为 9.6m/s
C.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10.0 m/s
D.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9.1 m/s
【答案】C
【解析】
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此即可求出;
A、前5s内的位移未知,所以不能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前5s内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
B、后5s内的位移未知,所以不能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后5s内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
C、百米赛跑的位移是100m,时间是10s,所以平均速度:,故C正确,D错误。
A.3:5:1 B.15:5:3
C.5:3:1 D.5:3:15
【答案】B
【解析】
根据可得
故选B。
A.用一维坐标系描述裁判员的位置变化
B.用一维坐标系描述足球的位置变化
C.用二维坐标系描述运动员位置的变化
D.用二维坐标系描述足球位置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为了定量地描述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运动用二维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足球比赛中足球的运动用三维坐标系,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A. 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B. A船肯定是静止的
C. 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 B船可能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
解:A、因为河岸上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旗帜的飘动方向判断,风是从左向右刮的.
A船上旗帜向右,有三种可能:
一是A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右;
二是A船向左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右,把旗帜刮向右;
三是A船向右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右,故A、B错误.
C、如果B船静止不动,那么旗帜的方向应该和国旗相同,而现在的旗帜的方向明显和河岸上旗子方向相反,如果B船向左运动,旗帜只会更加向右展.所以,B船一定向右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图中旗帜向左飘动的情况.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A. 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时35分从天津出发
B. 某人用15 s跑完100 m
C.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始
D. 某场足球赛在开赛80分钟时,甲队才攻入一球
【答案】B
【解析】A: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时35分从天津出发,13时35分指时刻,故不选A;
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15 s指时间间隔,故选B;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始,19时指时刻,故不选C;
D:某场足球赛在开赛80分钟时,甲队才攻入一球;80分钟时指时刻,故不选D。

A. -1m,+3m
B. 1m,-1m
C. 1m,2m
D. 1m,3m
【答案】D
【解析】
坐标原点选在抛出点下方2m处,向下为坐标轴正方向,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由此可得接住点的位置坐标是+1m,而抛出点位置坐标是-2m,所以抛出到接住的过程中坐标的变化量是1-(-2)=+3m,D正确.故选D.

A.路程是3 m B.路程是-13 m
C.位移是13 m D.位移是-3 m
【答案】D
【解析】
路程是路径的长度,则整个过程中的路程为5m+5m+3m=13m;位移为-3m。
故选D。
A. 苏炳添在某次百米赛跑中以10 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B. 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
C. 由于堵车,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车速仅为10 km/h
D. C919以260 km/h的速度从跑道上起飞
【答案】C
【解析】苏炳添在某次百米赛跑中以10 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对应一个点,为瞬时速度,故A错误;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对应一个位置,表示瞬时速度,故B错误;由于堵车,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车速仅为10 km/h,对应一段位移,是平均速度,故C正确;C919以260 km/h的速度从跑道上起飞,对应一个点,为瞬时速度,故D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

A. 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B. 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C. 交通事故发生时,相互碰撞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
D. 在某一路段行驶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
【答案】B
【解析】A、B项: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是指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即为瞬时速度,故A错误,B正确;
C项:交通事故发生时,相互碰撞的速度指的是碰撞瞬间的速度即的瞬时速度,故C错误;
D项:在某一路段行驶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故D错误。

A.0~2 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前2 s内位移为负,后2 s内位移为正,所以2 s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
B.0~2 s质点的位移为零,速度为零
C.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1 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D.质点在0~4 s的位移大小为0.4 m,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答案】D
【解析】
A.由图知,末质点的位移为
前2 s内位移为正,后2 s内位移也为正,质点一直向正方向运动,故A错误;
B.由图知,0~2 s质点的位移为
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
C.根据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则知质点的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即速度大小为0.1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故C错误;
D.质点在4s时间内的位移为
大小为0.4m,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A.紧急刹车发生在9:06
B.在9:02~9:06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9:00~9:11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
D.在9:00~9:11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
【答案】D
【解析】
A.在9:06速度急剧减小,紧急刹车发生在9:06,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9:02~9:06时间段内速度不变,他驾车匀速前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在9:00~9:11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在9:00~9:11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小于60 km/h,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微型计算机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

(2)若


【答案】 )会
【解析】
[1]微型计算机计算汽车速度时是用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所以汽车速度的表达式
[2]根据得
故超速,故照相机会工作。
【答案】1.5m/s
【解析】
前半段路程用时
补胎用时
后半段路程用时
则全程的平均速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