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咋考网 > 高中 > 高三 > 生物 > 下册 > 月考试卷 >

2017年高三生物下半年月考测验相关

2018年陕西省汉中市高三第一次检测生物题免费试卷

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层次,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仁
B. 所有的细胞必须获取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生存
C. 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所以不进行细胞呼吸
D. 没有细胞壁的细胞是动物细胞,有细胞壁的细胞是植物细胞

【答案】B
【解析】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壁。
A、原核细胞最重要的特征是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A错误;
B、细胞的生命活动建立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基础上,所有的细胞必须获取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生存,B正确;
C、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器,可以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
D、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有细胞壁的细胞可能是原核细胞或植物细胞,D错误。
故选B。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B. 胆固醇是动物细胞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之一
C. ATP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D. 蛋白质是细胞的能源物质之一

【答案】C
【解析】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包括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蛋白质一般不做能源物质。
A、活细胞中水的含量占到80%~90%,水中氧元素占绝大多数比例,所以活细胞中最多的元素是氧,A正确;
B、胆固醇参与动物细胞细胞膜的组成,维持动物细胞膜一定的形态,B正确;
C、ATP是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C错误;
D、蛋白质可以作为能源物质使用,D正确。
故选C。

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以吞噬消化侵入细胞的病菌
B. 代谢旺盛的大肠杆菌的核孔增多,细胞核体积增大
C. 叶绿体和线粒体内合成ATP的过程均在膜结构上完成
D.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生物膜之间能相互转化的结构基础

【答案】D
【解析】
不同细胞器功能不同,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的发生场所,第二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内膜。
A、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
B、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B错误;
C、线粒体基质中可以发生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合成ATP,C错误;
D、各种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能相互转化,D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对称的
B. 膜蛋白会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C. 抗体的分泌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D. 细胞膜上的载体和受体都是接受信号分子的糖蛋白

【答案】B
【解析】
细胞膜中的膜蛋白包括与物质运输有关的载体蛋白和与细胞间信息交流有关的糖蛋白,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A、膜蛋白镶嵌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A错误;
B、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参与,B正确;
C、抗体属于大分子,通过胞吐释放到细胞外,该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C错误;
D、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与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有关,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无关,D错误。
故选B。

腐乳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其蛋白质越来越少,而短肽和氨基酸越来越多。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其原因,取适量腐乳制成样液, 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注:蛋白酶可以催化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或短肽,使紫色变浅)。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处理的时间和温度
B. ②、③组的结果是紫色变浅
C. 蛋白质变性失活后遇双缩脲试剂不显紫色
D. ③与④对照说明高温使蛋白酶失活

【答案】C
【解析】
腐乳制作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等物质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有机物。根据表格可知,不同实验组处理的时间和温度不同。加热可以使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但不会使肽键断裂。
A、不同实验组处理的时间和温度不同,说明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处理的时间和温度,A正确;
B、②、③组实验中蛋白酶可以不同程度的使蛋白质分解,结果是紫色变浅,B正确;
C、蛋白质变性失活后肽键没有断裂,遇双缩脲试剂仍会出现紫色,C错误;
D、④组高温处理后,37℃条件下放置时间延长仍会出现紫色,原因是高温使蛋白酶变性失活,腐乳中的蛋白质不被分解,D正确。
故选C。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pH 4 ~8条件下,木瓜蛋白酶的活力基本不受pH的影响
B. 大多数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 同一生物体各种酶催化反应的条件一定相同
D. pH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蛋白酶变性失活

【答案】C
【解析】
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据图可知,在pH为2时,胃蛋白酶的相对活力最高;在pH为7.3时,胰蛋白酶的相对活力最高。过酸或过碱酶的相对活力会降低。
A、据图可知,在pH 4 ~8范围内,木瓜蛋白酶的相对活力基本不变,说明其活力基本不受pH的影响,A正确;
B、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正确;
C、同一生物体各种酶催化反应的条件不一定相同,如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C错误;
D. pH过低或过高都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导致蛋白酶变性失活,D正确。
故选C。

近几年我国鼻咽癌发病率高居不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表达的结果
B. 环境污染和食物不当可能是诱发鼻咽癌的主要原因
C. 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
D. 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的异常分化,细胞的形态、结构会改变

【答案】A
【解析】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二者突变导致细胞癌变。癌细胞的特征包括无限增殖、形态改变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等。
A、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A错误;
B、环境污染和食物不当可能是诱发鼻咽癌的主要原因,如吸烟、长期食用腌制、熏制食品,B正确;
C、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抑制DNA复制,主要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C正确;
D、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的异常分化,细胞一般成球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会减少,D正确。
故选A。

C1、C2、C3是某动物体的3个细胞,其染色体数分别是N、2N、4N,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C1可能是C3的子细胞
B. C2不一定是C3的子细胞
C. C1、C2、C3可能存在于一个器官中
D. C2、C3核DNA分子比值可以是1:2

【答案】A
【解析】
动物一般为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的细胞可能是体细胞或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为N的细胞应是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为4N的细胞应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A、C1为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不可能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C3的子细胞,A错误;
B、C2可能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不一定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C3的子细胞,B正确;
C、动物的性腺中可以同时存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C1、C2、C3可能存在于一个器官中,C正确;
D、C2、C3若分别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核DNA分子比值是1:2,D正确。
故选A。

孟德尔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
A. 孟德尔提出问题源于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
B.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属于作出的假说
C. 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自交实验
D. 与类比推理法相比,假说一演绎法所得结论更可靠

【答案】C
【解析】
孟德尔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提出假说,然后根据假说内容进行演绎推理,最后用测交实验证明演绎推理结论的正确性,从而证明了假说的正确性。
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A正确;
B、假说的内容包括: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B正确;
C、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错误;
D、假说一演绎法所得结论经过了实验的验证,类比推理法得到的只是假说,D正确。
故选C。

甲、乙是豌豆的两个品系,将品系甲(高茎,基因型为Aa)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植株幼苗(品系乙),将甲、乙品系混合种植,在自然状态下生长,得到它们的子一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种植后,产生的子代中有二倍体、三倍体 和四倍体
B. 品系甲植株与品系乙植株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所以它们为同一物种
C. 取品系乙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植株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D. 将品系乙植株上所结种子单独种植,矮茎植株占1/4

【答案】C
【解析】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四倍体植株AAaa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两两分离,且同源染色体的组合是随机的,据此可分析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A、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种植后,在自然状态下生长,产生的子代分别为二倍体和四倍体,A错误;
B、品系甲植株与品系乙植株杂交可得到三倍体,但三倍体高度不育,说明它们不是同一物种,B错误;
C、品系乙的花药基因型为AA、Aa、aa,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再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植株既有纯合子AAAA、aaaa,又有杂合子AAaa,C正确;
D、品系乙的三种配子及比例为AA∶Aa∶aa=1∶4∶1,将品系乙植株上所结种子单独种植,矮茎植株占(1/6)×(1/6)=1/36,D错误。
故选C。

下列有关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格里菲思的实验指出了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 型是转化因子作用的结果
B. 艾弗里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标记T 2 噬菌体的D N A 时利用了含32P的大肠杆菌
D. 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的噬菌体这一组的沉淀物放射性偏低

【答案】D
【解析】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在体内进行的个体水平的实验,艾弗里实验是在体外进行的分子水平的实验。噬菌体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A、格里菲思通过体内转化实验证明死亡的S型菌含有转化因子,可以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 型,A正确;
B、艾弗里通过分别研究DNA和蛋白质等物质的作用实验证明了 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B正确;
C、标记T 2噬菌体的DNA时,应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C正确;
D、搅拌不充分会使3 5 S标记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一起进入沉淀物中,使沉淀物放射性偏高,D错误。
故选D。

201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某基因可以编码一种蛋白质,其含量变化能引起生物的节律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分子水平上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B. 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C. 与翻译相比,转录时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
D. 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实现了基因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

【答案】A
【解析】
分子水平上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三个过程均涉及碱基互补配对,但具体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A、基因突变一般发生于DNA复制过程中,A错误;
B、核糖体沿mRNA移动,把mRNA中的碱基顺序翻译为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B正确;
C、与翻译相比,转录时涉及DNA与RNA之间的互补配对,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C正确;
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实现了基因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D正确。
故选A。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B. 生物进化一定产生新物种
C.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 展,形成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A、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
B、生物进化一定发生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但不一定产生新物种,B错误;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形成,C错误;
D、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D正确。
故选D。

下列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山羊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若Ⅱ-1不携带该性状的基因,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为隐性性状
B. I-2、Ⅱ-2、Ⅱ-4 —定是杂合子
C. 若Ⅲ-2和Ⅲ-4交配,后代中表现该性状的概率为1/4
D. 若Ⅱ-1携带该性状的基因,则Ⅱ- 3 和Ⅱ- 4 产生的雌雄后代中出现该性状的概率相等

【答案】C
【解析】
根据Ⅱ-1、Ⅱ-2不具有该性状,其子代Ⅲ-1具有该性状,可判断该性状为隐性性状。根据雌雄个体均有具有该性状的个体,可排除伴Y遗传。
A、若Ⅱ-1不携带该性状的基因,则Ⅲ-1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来自于母方,该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
B、不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 I -2、Ⅱ-2、Ⅱ-4 一定含有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是杂合子,B正确;
C、Ⅲ-2和Ⅲ-4交配,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后代中表现该性状的概率为(2/3)×(1/4)=1/6,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后代中表现该性状的概率为(1/2)×(1/4)=1/8,C错误;
D、若Ⅱ-1携带该性状的基因,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Ⅱ- 3 和Ⅱ- 4 产生的雌雄后代中出现该性状的概率相等,D正确。
故选C。

在实验田中偶然出现了一株抗旱、抗盐的玉米,现利用该植株培育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抗盐水稻品种,用到的育种方法和技术有
①诱变育种 ②杂交育种 ③转基因技术 ④组织培养技术 ⑤单倍体育种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答案】B
【解析】
玉米与水稻属于两个品种,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通过杂交产生后代。最初获得的转基因植株一般为杂合子,稳定遗传的品种应为纯合子。
玉米植株中出现了抗性基因,要使水稻植株中含有该抗性基因,必须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性基因转入后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为杂合子,经单倍体育种可获得稳定遗传的抗性水稻品种。
故选B。

下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区域主要发生的是K +外流
B. 甲区与丙区可能是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 乙区与丁区之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丁到乙
D. 图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答案】C
【解析】
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由于钾离子的少量外流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时,由于钠离子的大量内流而表现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A、甲区域的膜电位表现为静息电位,主要发生的是K +外流,A正确;
B、图中兴奋可能向右侧传导,甲区与丙区可能是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B正确;
C、乙区与丁区之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C错误;
D、图中未显示刺激点,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D正确。
故选C。

P M 2. 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 um的颗粒物, 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 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 PM 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B. 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C. PM 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就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D. 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的咳嗽属于条件反射,其中枢在大脑皮层

【答案】A
【解析】
人体的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在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下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A、PM 2.5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某些免疫功能过强的人来说,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A正确;
B、内环境具有维持稳态的机制,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会导致血浆呈酸性,B错误;
C、人体的肺泡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C错误;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的咳嗽是不受大脑控制的,属于非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A。

如图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H点表示促进生长作用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g
B. 若做向光性实验,测得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背光一 侧生长素浓度为大于m小于2m
C. 若做向光性实验,测得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 为1:2,则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小于g
D. 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茎的背地性,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 素浓度为m,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小于m

【答案】C
【解析】
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与其浓度有关,据图可知,在0~g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生长的作用增强;超过g后,随生长素浓度增加促进生长的作用下降。
A、H点表示促进生长作用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g,A正确;
B、做向光性实验时,背光侧比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若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大于m小于2m,否则背光侧生长会比向光侧生长慢,B正确;
C、若做向光性实验,测得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则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小于m,C错误;
D、若植物水平放置,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在靠地一侧分布较多,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小于m,D正确。
故选C。

下图表示细胞的生命历程与个体生命活动的关系,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真核生物的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正常个体的生命活动不包括___________。
(2) 多细胞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是___________ (填图中的 标号)。
(3)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___________ 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某生物细胞的分裂情况,图1 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2 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则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C D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图 2 中的甲所示的细胞中有___________ 个DNA分子,乙图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 ,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_____段。

【答案】有丝分裂 ④(或癌变) ①、②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NA复制 着丝点分裂 8 初级卵母细胞 BC
【解析】
一条染色体一般含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复制后一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图2中甲细胞每一极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初级卵母细胞,丙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 真核生物的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增殖,细胞癌变是细胞的异常分化,正常个体的生命活动不包括细胞癌变。
(2) 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通过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专门化,从而形成各种组织、器官,系统,完成个体发育过程。
(3)细胞分化是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遗传物质相同,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实现细胞分化。
(4)图1中AB段由于DNA复制,每条染色体由含有1个DNA变为含有两个DNA,C D 段 由于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由含有2个DNA变为含有1个DNA。 图 2 中 的 甲 所 示 的 细 胞 中 有8条染色体,有8个DNA分子,根据分析可知乙 图 细 胞应为初级卵母细胞,丙细胞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处于图1中的BC段。

番茄是汉中市重要的经济作物,某校的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灌溉量最高指标的75 % - 90 % ( 对照) 、65 % - 85 % (T1)、50% -70% (T2)、30% ~50%(T3)、29% -35% (T4),结果如表(气孔导度越大,说明气孔开放程度越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的色素还有_______________;欲提取和分离色素,可用______提取,用_______________法分离。
(2)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两种叶绿素比较,叶绿素_______________对水分亏损的反应更加敏感。
(3)据表分析,T3和T4组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细胞利用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4)另一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光照强度对番茄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

①图甲中a对应图乙中_______________点的生理状态,b代表光照强度_______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
②若土壤中缺镁,则图乙中f点将向_______________移动。

【答案】类胡萝卜素 无水乙醇 (丙酮)纸层析 先升后降 b ( 细)胞间 CO2 浓度比对照组高 e 小于 右
【解析】
图甲中氧气产生总量代表实际光合速率,二氧化碳释放量代表呼吸速率或呼吸速率与实际光合速率的差值,即表观光合速率。图乙中纵坐标为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代表表观光合速率。
(1)叶绿体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无水乙醇提取,根据4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用纸层析法分离4种色素。
(2)据表可知,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两种叶绿素比较,叶绿素b的含量先下降,说明对水分亏损的反应更敏感。
(3)据表可知,T3和T4组( 细)胞间 CO 2 浓度比对照组高,说明由于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反应减弱,导致细胞利用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进而使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
(4)①图甲中a时只释放二氧化碳,不产生氧气,说明此时光照强度为0,对应图乙中e点的生理状态,b时仍有二氧化碳的释放,说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此时光照强度小于f。
②镁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若土壤中缺镁,叶绿素含量降低,较强光照时光合作用强度才能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图乙中f点将向右移动。

检测指标

呼吸速率

净光合速率

真正(总) 光合速率

CO2

释放量(黑暗)

吸收量

利用量、固定量、消耗量

O2

吸收量(黑暗)

释放量

产生量

有机物

消耗量(黑暗)

积累量

制造量、产生量

豌豆是遗传实验中常用的材料,已知某种豌豆茎的高度和花的颜色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某同学以矮茎紫花的纯合品种和高茎白花的纯合品种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结果发现只有一次实验中,F1中有一株表现为矮茎紫花(记作植株Y),其余都表现为高茎紫花。让F1中髙茎紫花 豌豆自交产生的F 2 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 茎白花=27:21:9:7。请回答:
(1)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实验结果分析,豌豆的株高受______________对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
(3)在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白花植株中纯合 子占_______ 。
(4)对于F1 中出现植株Y 的原因分析认为:一是母本发生了自交;二是某次实验中 父本的某个花粉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
①若是母本发生了自交,则是在杂交实验______________中发生的,其操作的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进一步确定出现Y 植株是哪一种原因,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闭花受粉相对性状明显易区分;杂交产生的子代数量多等 — 分离 5 3/7 矮茎紫花♀高茎白花♂ 去雄不彻底 让Y植株自交,统计、分析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后代全为矮茎紫花,则是母本发生了自交;若后代中矮茎紫花:矮茎白花等于9:7,则是父本的某个花粉发生了基因突变
【解析】
本题涉及两对相对性状,对F2中的两对相对性状可分别进行分析。F2中高茎∶矮茎=3∶1,说明髙茎为显性,矮茎为隐性,豌豆的株髙受一对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定律。 F2中紫花∶白花=9∶7,说明花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容易培养,短期内可以得到大量个体,所以适合作杂交实验材料。
(2)根据分析可知,说明豌豆的株高受一对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定律。
(3)设两对等位基因为A、a和B、b,根据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可知,双显性个体表现为紫花,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三种,占白花个体的比例为3/7。
(4)矮茎紫花的纯合品种和高茎白花的纯合品种进行杂交,可能前者为父本,也可能前者为母本。
①多次杂交实验中,F1中有一株表现为矮茎紫花,应是偶然情况,若是母本发生了自交,则应是在杂交实验矮茎紫花♀高茎白花♂中发生的,可能的原因是去雄不彻底。若是某次实验中父本的某个花粉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应是父本高茎白花的某个花粉中有一个髙茎基因发生突变为矮茎基因。
②Y 植株若是母本自交的结果,则应为纯合子,若是父本的某个花粉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则控制花色的基因型应为双杂合子。确定出现Y 植株是哪一种原因,可让 Y 植株自交,统计、分析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后代全为矮茎紫花,则是母本发生了自交;若后代中矮茎紫花:矮茎白花等于9:7,则是父本的某个花粉发生了基因突变。

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 系统的各生物成分,1、2、3、4、5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 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请分析回答:

(1)在图1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 (填图中字母),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是以______________形式流动的。
(2)图1中的1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______________,其能量转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图1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如果A发生瘟疫,D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4)在图2所示的能量流动中,③______________ (填“属于”或“不属于”)①中的能量,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 (用图中的符号表示) 。

【答案】C 有机物 光合作用 光能→活跃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或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C→D→>A 先增后减趋于稳定 不属于 ②/① ×100%
【解析】
图1中,C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之间存在双箭头,则C应为生产者,围绕B的箭头“多进一出”,B应为分解者,则D为初级消费者,A为次级消费者。
(1)根据分析可知,在图1中C为生产者,消费者捕食生产者,从中获得含碳有机物,动植物遗体也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向分解者,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2)图1中的1主要表示光合作用同化二氧化碳的过程,该过程中太阳能首先在光反应中被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然后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3)根据分析,图1中的食物链为C→D→A,如果A发生瘟疫,D由于被捕食机会减少而数量先增加,后由于食物短缺而减少,最终在新的水平上达到稳定。
(4)在图2所示的能量流动中,①②分别为兔和狼同化的能量,兔的粪便属于生产者的遗体,含有的能量不属于兔同化的能量,而是属于草同化的能量,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②/①×100% 。

白蚁是自然界中纤维素的主要降解者,白蚁消化道中特别是中、后肠的微生物包括原生动物、细菌和真菌能分泌纤维素酶,是白蚁能降解纤维素的主要原因。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从白蚁肠道分离能降解纤维素的细菌的流程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后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______________。
(2)下表为两种培养基配方,

从功能上看,上面两种培养基均属于______________培养基,本实验选用第_____种培养基。制备培养基过程中,各成分按一定比例配制好后将pH调至______________,然后采用______________灭菌法灭菌15~30min,冷却备用。
(3)取适量后肠样液涂布到加入______________染料的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上,等培养基上长出菌落后,选择周围有明显______________的菌落进一步研究。

【答案】琼脂 氮源和无机盐 选择 二 中性或微碱性 高压蒸汽 刚果红 透明圈
【解析】
分离能降解纤维素的细菌,可利用选择培养基。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能降解纤维素的细菌可正常生长、繁殖,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会受到抑制。
(1)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后可形成固体培养基,其上可形成菌落,根据菌落特征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2)甲表中的培养基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可用于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乙表中的培养基以纤维素粉为碳源,可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从功能上看,二者均属于选择培养基,筛选能降解纤维素的细菌,应选用第二种培养基。制备培养细菌的培养基,各成分按一定比例配制好后应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然后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15~30min,冷却备用。
(3)取适量后肠样液涂布到加入刚果红染料的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上,纤维素可与刚果红染料结合显红色,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消失,等培养基上长出菌落后,可选择周围有明显透明圈的菌落进一步研究。

绞股蓝叶片细胞中含有抗TMV(烟草花叶病毒)基因,对TMV具有抗感染能力,烟草是双子叶植物,由于TMV的感染会导致大幅度减产,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TMV的烟草,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图中①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通过这种方法构建的文库属于______________文库。
(2)在过程③构建重组Ti质粒时,必须在目的基因的两侧添加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应该含有的标记基因是______________基因。
(3)④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通过⑤获得再生植株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过程⑥可采取______________的方法,检测植株是否合成了抗TMV蛋白。

【答案】逆转录 cDNA( 部分基因) 启动子 终止子 抗卡那霉素 农杆菌转化法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抗原一抗体杂交
【解析】
图中①表示以绞股蓝叶片细胞中的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cDNA文库的过程,②表示从cDNA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③代表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④表示把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⑤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根据分析可知,图中①过程表示逆转录,通过这种方法构建的文库属于cDNA(部分基因)文库。
(2)在基因表达载体中,目的基因的两侧应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以保证目的基因正常转录。根据⑤过程中培养基中含有卡那霉素,可判断基因表达载体中抗卡那霉素基因为标记基因。
(3)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双子叶植物,常选用农杆菌转化法。
(4)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因此可通过⑤获得再生植株,检测植株是否合成了抗TMV蛋白,可采取抗原一抗体杂交的方法。

类型

步骤

检测内容

方法

结果显示




导入
检测

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DNA分子杂交技术(DNA和DNA之间)

是否成功显示出杂交带




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DNA和mRNA之间)

同上

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出蛋白质

蛋白质分子杂交(抗原和抗体之间)

同上

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

①确定是否具有抗性及抗性程度
②基因工程产品与天然产品的活性是否相同

①抗虫或抗病的接种实验
②基因工程产品与天然产品活性的比较

是否赋予了预期抗性或蛋白质活性

©2021-2022咋考网版权所有,考题永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