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咋考网 > 初中 > 八年级(初二) > 历史 > 下册 > 月考试卷 >

2017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测验相关

2017-2018年初二10月份月考历史题带答案和解析(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

“竹枪一杆,打的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
A.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 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 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D.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答案】A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上鸦片输入中国对中国危害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鸦片的输入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危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总之,作为一种毒品,应该远离,所以现实意义就是告诫我们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故选A。

在“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 )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甲午中日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因此上海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也是西方文化渗透较早的城市之一。

在清末,有个人住在香港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但后来税收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你认为这种转变会发生在 ( )
A. 虎门销烟后 B. 《南京条约》签订后
C. 清政府被推翻后 D. 新中国成立后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门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故选B。

严复译述的( ),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
A. 《海国图志》 B. 《泰西水利》 C. 《天演论》 D. 《论法的精神》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人士开始积极宣传维新思想,严复译述的《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
①破坏了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
②封建经济消亡
③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使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①③④是《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故C符合题意。《南京条约》的签订没有使中国封建经济消亡,故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
A. 增进中英友好往来 B. 帮助中国对外开放
C. 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 D. 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相关史实。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根本目的是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南京条约》规定开放通商口岸,无疑正符合英国资产阶级的要求。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马克思曾说过:“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以后
A.取得协定关税的权利 B.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C.掠夺圆明园的大量财宝 D.获取大量赔款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是侵略者,俄美是帮凶。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坐收渔利,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C。

2009年2月26日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这两件兽首被殖民者抢掠到法国是在( )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抢掠大量精美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殖民者抢掠到法国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故此题选B。
!

据“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暴力革命、反对列强侵略、反对封建主义”等关键信息确定的主题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鸦片战争 C. 义和团运动 D. 台湾民众的抵抗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运动,他的主要斗争目标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在斗争过程中有反侵略的活动,A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目标的帝国主义;台湾民众的抵抗是反抗殖民统治;故选A。

太平天国运动中,列强成立了“洋枪队”,与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这说明(  )
A. 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城 B. 清军已推动抵抗能力
C. 外国势力已侵华 D. 中外反动势力已勾结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60年,太平军进军江浙,攻打上海,清廷震怒,西方列强也深为忧惧,地方官绅雇佣美国人华尔等组织“洋枪队”。列强成立了“洋枪队”说明太平天国受到外来反动势力的镇压,它们与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体现了中外反动势力共同勾结,D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错误,太平军没有攻陷北京城;BC两项表述不完整。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中华民族 具有反抗侵略的优秀传统。以下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关天培领导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B.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C. 林则徐领导太平军在靑浦大战中战胜洋枪队
D. 反帝反封建的义和团运动迫使帝国主义投降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领导虎门销烟的是林则徐,A不正确;打败洋枪队的是李秀成,C不正确;义和团最后是失败的,没有迫使帝国主义投降,D不正确;所以答案选择B。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即
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C.中央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D.满汉地主阶级联合镇压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因为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关天培
C.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北京
D.这次农民运动的结果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在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洪秀全;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李鸿章1895有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以上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  )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维新变法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海军”、“都是纸糊的老虎”,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上述材料中李鸿章的话说明了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目的,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运动的实质只是一场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这是对洋务运动的反思。故答案为A。

如下图所示是一组反映中国近代化的图片。其中与洋务派提出的“求富”口号相吻合的图片是(  )
A. 安庆内军械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福州船政局 D. 汉阳铁厂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洋务运动的内容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军、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的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局和汉阳铁厂。D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这主要是指洋务运动
A. 创办了新式学堂
B. 兴办了近代企业
C. 建立了现代海军
D. 派遣了留学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材料中认为洋务运动“迈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原因在于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据此分析可知指的是洋务运动兴办近代企业。所以答案选B

近代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A. 师夷长技
B. 自强,求富
C. 民主和科学
D. 扶清灭洋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B符合题意;“师夷长技”是洋务运动的目的,A不合题意;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C不合题意;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D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中国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这个人物是( )
A. 李鸿章 B. 左宗棠 C. 张之洞 D. 康有为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维护清朝统治,19世纪60----90年代以李鸿章为首的地主阶级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1895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干无关。故选C。

《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不利的条款是
A. 赔款2亿两白银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开放沙市、重庆等地为通商口岸
D. 割让台湾等地给日本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甲午战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都对中国刚刚产生的民族资本主义造成巨大危害。《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入,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会影响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不是《马关条约》中最不利的。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指的是哪次战争的失败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结合所学可知,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诗中“往事”是指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故C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割香港岛给英国,故A不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故B不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没有涉及割地,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两句话都:
A. 赞扬开发边疆的奉献精神 B. 盛赞同一位历史人物
C. 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 D. 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反映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此目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赞扬邓世昌黄海海战的壮烈表现,显示出了北洋海军的气节与威名。所以这两句话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下列几项说明了《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
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 使中国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所以答案是C。

《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有识之士议论纷纷,其中说错的是( )
A. 失去台湾,东南沿海不会太平了 B. 2亿两白银的赔款,老百姓负担又重了
C. 日本在中国设厂,经济掠夺加剧了 D. 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了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所以答案是D。

“落后就要挨打”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世。在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与亚洲后起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A项《南京条约》是鸦片战争失败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B项 《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同英法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C项《马关条约》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故选C;D项《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张华同学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四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③④①②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故此题选A。

京师大学堂设立的时间是
A. 洋务运动时期
B. 维新变法时期
C. 鸦片战争时期
D. 辛亥革命时期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98年戊戌变法时光绪帝颁布诏书,设立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9世纪末,中国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其主要人物是
A. 林则徐、魏源
B. 李鸿章、左宗棠
C. 康有为、梁启超
D. 孙中山、黄兴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A. 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
D. 禁烟运动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他们要求变革腐朽的专制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并推行“百日维新”的是(  )
A. 咸丰帝 B. 慈禧太后 C. 宣统帝 D. 光绪帝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面对民族危机,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图强,光绪帝表示不做“亡国之君”, 并推行“百日维新”,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电影《大刀王五》是以戊戌变法运动为历史背景的。其中有一镜头,侠客大刀王五秘密进入监狱,准备营救被关押的好友,但他的好友执意不走,表示甘愿为变法而流血牺牲。他的好友是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杨深秀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中“他的好友执意不走,表示甘愿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符合维新变法运动领袖谭嗣同的特征,所以答案选C,A B两项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并未牺牲,D项也是“戊戌六君子”之一,但与题意不符。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等顽固派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是排列组合型题目,可以用排除法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杀,戊戌变法运动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百日维新”。因此④项不正确,排除含有④的ACD三项。B选项正确。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完成了他一生中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两个月后,在北京病死。下图是李鸿章在签订这一条约时的情景。这“最后一个”条约是指 (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二十一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里的“1901年、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1900年6月,英美俄日等八国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故选C。

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的“守土官长”。这种历史现象出现在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辛丑条约》签订后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01年清政府与英法美等八国签订《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的“守土官长”,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这个局面出现在
A. 1840年
B. 1860年
C. 1895年
D. 1900年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后,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所以答案是D。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B. 被法国作家雨果谴责为“强盗”的两个国家是英国和美国
C. 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D.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军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被法国作家雨果谴责为“强盗”的两个国家是英国和法国;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军。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南京条约》
材料二: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所有中国被八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瓦德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南京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中国是自愿将香港岛“给予”英国的吗?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之后签订的?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中国此次所受毁损”之地是哪里?还曾在哪次战争中被洗劫?
(4)材料三之后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842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可知,材料二是《马关条约》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被八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0年攻入北京,烧杀抢掠;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由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二……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1)康有为是在什么背景下给光绪帝上书的?
(2)梁启超提到的变法主张在戊戌变法措施中表现为哪几方面?变法成功了吗?为什么?

【答案】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趋深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图强;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89年戊戌变法开始,光绪帝颁布变法诏书,规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只持续了103天就失败了;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为变法触及顽固派的根本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法令,变法失败了。

探究题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近代工业的兴起”活动课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1)图1、图2分别是洋务派在什么口号下创办的近代工业?
图1: 图2:
【探究学习】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2)根据材料一,指出统治者发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1)自强;求富;
(2)略;
(3)略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维护清朝统治,19世纪60----90年代以李鸿章为首的地主阶级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创办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后期的口号是求富,创办民用工业,如汉阳铁厂;
(2)依据材料信息: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3)依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021-2022咋考网版权所有,考题永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