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咋考网 > 高中 > 高一 > 历史 > 下册 > 月考试卷 >

2019年高一历史下册月考测验相关

2018-2019年高一10月学情检测历史在线测验完整版(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

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乱。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是指
A. 夏人后裔
B. 商代遗民
C. 周朝百姓
D. 少数民族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所以商朝又称殷朝,西周建立后,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西周平叛后,周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可见殷民应该指的是商代遗民,B项正确。殷民六族”是指商代遗民,与夏人后裔、周朝百姓、少数民族无关,排除AC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后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这反映商朝末期
A. 家国同构体制正式确立
B. 王位继承遵循长幼有序
C. 宗法制已达到完备程度
D. 地位尊卑影响王位继承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主要阐述了微子启由于母亲地位低贱,而不能继承帝位。帝乙的小儿子叫辛,由于母亲是正王后,故而辛被立为继承人,由此可知地位的尊卑影响了王位的继承,故D项正确。家国同构体制正式确立是西周时期,故A项错误。王位继承是按照血缘关系,不是长幼顺序,故B项错误。宗法制并非到达十分完备地步,故C项错误。

福建莆田是妈祖的故乡。《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记载:“神有德于民,有功于国”,“神居其邦,功德显在人耳目”。在重建庙宇时将妈祖神像迁入正殿之中,而以原来居中、居左的神像陪祀于左、右,“以正序位”。以上资料不可以用来研究
A. 民间信俗
B. 等级制度
C. 分封制度
D. 乡土历史

【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神”即妈祖,据此可以看出,妈祖是民间的信仰习俗,这也可以用来研究当地的乡土历史,故AD符合材料;由题干中的“在重建庙宇时将妈祖神像迁入正殿之中,而以原来居中、居左的神像陪祀于左、右,‘以正序位’”可知这能体现等级制度,故B也符合题干;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

观察以下两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②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
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统治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周时期的两大政治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因此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说法错误,排除④项,故选A。在西周,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因此①②③正确,故选A。

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起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B. 宗法制下的家族等级关系,同时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C. 宗法制的等级系列中有庶人,也有奴隶
D. 礼乐制度起到了维护宗法制的作用

【答案】C
【解析】分封制度下,分封的内容是土地以及土地上的奴隶,奴隶不在分封制等级之中,故C错误,符合题意,其他均是正确说法。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 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B. 形成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
C. 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界限分明 D. “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亲属血缘强调的是“家”,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强调的是“国”,即材料意在强调西周社会已经形成了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西周还不是中央集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密切相连而非界限分明,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始于夏朝而非西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春秋中期以后,很多诸侯国的权力被少数强大的卿大夫家族所控制,政归大夫、政出家门、国君形同傀儡的情况层出不穷。这种情况表明
A. 宗法制度重新确立
B. 天子共主地位丧失
C. 等级制度遭受冲击
D. 政治改革运动频繁

【答案】C
【解析】
分封制度下,等级森严,下层分封等级要服从上层统治,材料中“诸侯国的权力被少数强大的卿大夫家族所控制”说明传统的等级制度受到了破坏,故C项正确;宗法体系是按照血缘关系维护,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诸侯权力被卿大夫破坏,并不能说明天子共主地位丧失,故B项错误;政治改革运动是春秋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关于第一个“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B. 其内涵是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C. 指的是中央集权制度
D. 指的是郡县制

【答案】B
【解析】第一个“制”指的是分封制,而分封制的内涵是封邦建国,以藩屏周,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分封制权力尚未集中,所以不是中央集权制度,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指的是分封制而非郡县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史记》叙述西周历史时写道:“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下列有关周公受封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权力
②对燕国进行世袭统治
③对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
④官僚政治进一步完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反映了分封制下周公受封到曲阜地区,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权力,故①正确;曲阜地区属于山东,当时是鲁国,不是燕国,故②错误;作为诸侯,应该对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故③正确;官僚政治建立于秦朝,西周没有形成官僚政治,故④错误。故①③组合正确,故选B。

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政制”指的是
A. 三公九卿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答案】D
【解析】毛泽东口里的“政制”指的是秦朝实行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选D;三公九卿制虽然存在了很长时间,但是后来逐渐演化成虚职和加官、赠官,故对后世的影响没有D大,故排除A;郡县制后来被行省制度所取代,故排除B;宗法制主要适合皇族,但是秦朝开始就因为官僚政治的实行而不再是主要的政治制度了,故排除C。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上文中的“师古”指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淳于越主张效仿殷周分封制巩固秦朝统治,故“师古”指分封制,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禅让制的内容,故A项错误;“封子弟功臣”也不是郡县制,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世袭制的内容,故D项错误。故选B。

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 颁布“推恩令”
C. 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 颁布“附益之法”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海内新定”可以推断出是汉初采取的措施;根据“同姓寡少”可以推断出该措施与血缘有关系;根据“惩戒亡秦孤立之败”说明该措施要恢复被秦朝废除的分封制度。由以上推断可以得出为郡国并行制,A符合题意。BD是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削弱诸侯权力的措施。编户齐民是为了加强对百姓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剥削而采取的措施。

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 分封建国
B. 剥夺王侯爵位
C. 推恩令
D. “附益之法”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国小则亡邪心”可判断作者认为封国变小,实力减弱后就无法对抗中央,故实行“推恩令”。

宋太祖曾说:“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
A. 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B. 设枢密使,管理军事
C. 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 设通判,监督知州

【答案】A
【解析】“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是说宋太祖为了防止武将专权,而改派文臣管理地方,据此可知,A符合题意;B属于中央官员,故排除;CD都不是“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而是负责财政和监督职能的官员,不符合题干中的“最重要”,故排除CD。

(题文)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司法机构逐渐独立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专制皇权趋于顶峰
D.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答案】B
【解析】
材料内容反映了地方司法权不断削弱,不等同于司法机构的独立,故A项错误;从汉代到明清地方司法权的削弱源于中央集权的增强,故B项正确;内阁、军机处等机构的出现说明专制皇权趋于顶峰,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的加强,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地方享有司法权,不能说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故D项错误。故选B。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句描述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取代的是哪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金榜、十年寒窗”等字眼体现的是科举制度,而科举制度取代的是九品中正制而非世官制、察举制以及科举制等选项,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通判
③御史台
④军机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主管秘书兼管监察;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刺史制度,刺史“位卑权重”,可以监督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宋元:北宋在地方上设通判,用以牵制监督知州;元朝在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清朝军机处为辅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机构,不属于监察机关,因此选A。

《资治通鉴唐记》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说明了
A. 唐朝矛盾错综复杂,难以决断
B. 权力部门相互掣肘,效率较低
C. 决策程序过于死板,制约皇权
D. 政治制度弊端严重,决策艰难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门下省主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个部门之间过度牵制导致效率低下,B项正确;材料体现三省的弊端,而不是唐朝矛盾错综复杂,难以决断,排除A项;三省的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排除 C项;材料体现三省的弊端,而不是政治制度弊端严重,决策艰难,排除D项。所以选B

清朝雍正帝在宫内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 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
B. 历史结论和历史观点
C. 历史解释和历史叙述
D. 历史解释和历史结论

【答案】A
【解析】“清朝雍正帝在宫内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属于历史叙述,“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是针对军机处史实得出结论,故A项正确;B项顺序颠倒,排除;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的说明和解释,故C和D项错误。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之后就没有丞相这一官职。排除AB,选C。清朝沿用明制,也没有设立丞相,排除D。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A. 秦、唐、元
B. 汉、宋、明
C. 秦、唐、明
D. 秦、元、清

【答案】C
【解析】
根据①中“蜀郡”、“丞相与诸卿”结合所学可判断是秦朝,秦朝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根据②中“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户部”可判断这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从③中“阁臣”、“工部、户部”可知这是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据以上分析可知,C正确。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
B. 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 宋代设置枢密院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 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设置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

【答案】C
【解析】秦始皇始创“三公九卿”制,宰相是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唐代实行集体的宰相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明朝内阁被废除后朱棣设立的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对皇权没有约束力,所以中央的皇权与相权之争终结。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掌握宰相的行政权,不是财权,所以C项符合要求。

以下文字摘自张琳同学关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部分的课堂笔记。因一时理解不清出了差错,请判断笔记中有几处错误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天子是大宗,诸侯在分封的国家内是大宗,故①正确;汉武帝之前的西汉基本继承秦朝制度,这体现了“汉承秦制”,故②正确;汉武帝没有废除御史大夫,而是设外朝牵制中朝,故③错误;宋代三司使掌握财政权,故④正确;元朝山东地区没有设行省,而是由中书省直接管辖,故⑤错误;明朝设立内阁的是明成祖,不是朱元璋,故⑥错误。故错误之处有3处,故C项正确,ABD项都错误。故选C。

钱穆认为,每一项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灭亡)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它)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材料一论述的是什么制度?材料一反映出该制度实施产生了什么后果?
(2)材料二中秦始皇设置的“若干行政区”主要指哪一制度?同材料一的制度比较,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钱穆论述的是哪一制度,钱穆认为该制度的缺点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指出秦以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本源精神”是什么?

【答案】(1)分封制。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最终导致周王朝的灭亡。
(2)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3)行省制;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有中央无地方)。
(4)加强中央集权,防范地方割据势力。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的信息可知是分封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最终导致周王朝的灭亡思考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可知是郡县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以及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角度思考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可知是行省制度;第二小问从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回答。
(4)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加强中央集权,防范地方割据势力回答。

©2021-2022咋考网版权所有,考题永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