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咋考网 > 高中 > 高三 > 语文 > 上册 > 期中考试 >

2018年高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相关

2018-2019年高三期中题带答案和解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2)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选自《诗经•______________•蒹葭》)
(3)孟子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也说过意思相近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今夜鄜州月 道阻且跻 秦风(国风)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以及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本题默写有直接性默写,也有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鄜、跻、逸。第(3)小题含有文学常识填空,诗文选自《诗经·秦风,蒹葭》。

按要求选择
【1】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2018年诺贝尔奖的揭晓又一次证明:唯有锲而不舍的坚持才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B.生物实验必须亲自动手,切忌怀有恐惧畏难情绪,袖手旁观是不可能学到真知的。
C.人到中年的王老师班主任工作虽然繁重,但她总是精神矍铄,工作总是细致全面。
D.在“相声新势力”的表演现场,各路青年演员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作者在积累了大量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构思后, 、 、 、 只有在作品最终完成之际,主题才其最终确立。
①但完成了 “意在笔先”并不等于此“意”能善始善终
②意在笔中和意在笔先、意成笔后相辅相成还未可知
③一般都会对写作有了一个总体的趋势约定
④它还需要一个不断反复、不断充实和不断往上的过程
A.③②①④ B.③①④②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答案】
【1】C
【2】B
【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A项,“锲而不舍”不断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句中用来修饰坚持,使用恰当。
B项,“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句中与“亲自动手”相对提出,使用恰当。
C项,“精神矍铄”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句中此词与“人到中年”相矛盾。使用不当。
D项,“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句中指相声表演引人发笑,使用恰当。
故选C。
【2】此题考查语句连贯的能力。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解答语句衔接题,要先将题目所给语段读懂,明白其语境;然后再仔细研究题中几句话内部的逻辑关联,弄清其先后顺序。
待排序的四个句子的语境是“作者在积累了大量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构思后”,选项作为开头的有两种情况,分析②和③,看哪一个可以放在开头。③能与语境一致,排除CD两项。①句的“不能善始善终”是对③句“总体的趋势约定”的转折,①跟在③后面。④句的“反复修改、不断充实”是对①的补充,④在①后面。②句是对前三句的综合表述,并于后面的语境“只有……才……”相衔接。
分析可知,正确的排序为:③①④②。
故选B。
排序题中的标志性语言有:
①互相呼应关联词语:复句中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有并列、转折、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若注意不到这一特点,将破坏分句问的逻辑联系,并造成结构混乱、语序不当,从而影响句意的连贯。
②暗示性词语:换句话说、同时、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首先、其次、再次、先前、后来、过去、现在、将来、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诸如此类、所谓、例如……
③能串联文意的指代性词语、副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
④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国家有界 贸易无界
霍伟岸
①一波三折的贸易争端以及日益迫近的贸易战威胁,只是人类在商业社会时代频频上演的、换演员不换剧本的一出经典政经大戏,如今这一幕之所以看起来格外引人注目,只不过是因为它发生在当代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而且我们自己也碰巧成为主角之一。其实大约从十七世纪起,这种因贸易利益纠纷而引发的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制裁、政治冲突,其背后都有一个相似的政治经济复杂纠缠的逻辑,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就叫作“贸易的猜忌”。
②“贸易的猜忌”本来是休谟一七五八年首次发表的一篇政治经济评论的篇名,被伊斯特万·洪特借用来,作为他那部研究十八世纪欧洲商业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的思想史名著的主标题。
③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并迅速流行起来并不是偶然的,因为从十七世纪开始的一个大趋势到十八世纪已经变得很显明,那就是国际贸易成为至关重要的国家事务,“全球市场竞争作为基本国家活动的时代”正徐徐拉开大幕。
④“贸易的猜忌”是个经济与政治的复合词。贸易指涉的是其经济含义,而猜忌则指涉的是其政治含义,这两重含义分别遵循了不同的逻辑。
⑤一方面,贸易遵循的逻辑是互惠基础上的盈利,这个逻辑决定了贸易的范围可以不断扩大,本质上是没有边界的,势必要扩展到全球市场,因此,贸易的竞争最终要表现为国际竞争。另一方面,猜忌遵循的逻辑是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国家理性,也可以说是霍布斯式自然状态中不同个体间的深刻疑惧,这个逻辑是以国家的边界作为权衡利弊的基本尺度,国界以内的利益在整体上完全优先于国界以外的利益,“X国第一”的口号其实从来不新鲜。于是,猜忌的行为最终体现为民族国家的政治甚至军事行动
⑥当休谟把这看起来充满张力的两重含义凝结在同一个语词结构之中时,他首先传达了一种批评的意味,贸易的猜忌代表了 。休谟实际上认为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别国的贸易和工业发展是一种“狭隘的、有害的观点”,他坚信各国君主和大臣们如果把消极的贸易猜忌转化为积极的经济竞争,那么将会创造一个共赢的繁荣局面。但是,这并不是说,像休谟和斯密这样的对战争和商业问题有着敏锐洞察力的思想家,不能理解“猜忌”宰制“贸易”的客观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
⑦洪特指出,事实上,对于贸易之猜忌的两重逻辑间的紧张关系,十九和二十世纪的论者往往倾向于选边站队,坚持经济逻辑优先的人坚信商业和平论的自由主义,他们在今天的继承人就是那些致力于破除一切自由贸易障碍的世界主义全球化论者;而坚持政治逻辑优先的人则坚信国家军事和政治生存至上的现实主义,他们在今天的继承人就是各种热衷于贸易战的民族主义者。
⑧然而,这两种依据单一逻辑构建的理想型理论以及经由相应理论剪裁而成的“隧道历史”,却忽略了政治和经济的交叠地带,亦即“贸易的猜忌的天然家园”,而且,他们那种把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分离的做法,也使我们无法对经济的政治化问题做出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探究。洪特认为,与其后两个世纪的论者相比,休谟、斯密及其同时代人反而能够更好地把严谨的概念与严格的历史研究结合起来,避免“隧道历史”的单向度见解,从而揭示出“战争的逻辑和贸易的逻辑是如何在十七世纪合而为一的,以及为什么此后想把它们拆分开来是如此困难”。
⑨因此,对于理解我们今天的政治经济困局来说,回到十八世纪才是更好的选择。
⑩洪特当然不认为十八世纪的思想家能够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这从来都不是历史研究的任务,但一项好的历史研究可以给我们揭示出在贸易猜忌的问题上有哪些反复出现的争论模式,这样我们就不必盲目地、经常是低水平地重复提出在历史上早已得到深入讨论的类似问题,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当代政治经济困境的理论意义。
(选自2018年9月号《读书》杂志,有删改)
【1】第一段中“换演员不换剧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何要在第2段特别点明“贸易的猜忌”是源自休谟的政治经济学评论?
【3】根据上下文,填入第6段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贸易的猜忌代表了( )
A.政治逻辑与经济逻辑的互相渗透
B.政治逻辑与经济逻辑的复杂纠缠
C.政治逻辑对经济逻辑的不当压制
D.经济逻辑对政治逻辑的不当压制
【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贸易的边界大小在于遵循的是经济逻辑还是政治逻辑,后者的边界相较于前者更小。
B.对于贸易猜忌之两重逻辑间的紧张关系,十九和二十世纪的论者总要分出何者优先。
C.研究贸易的逻辑,论者至少需要兼顾两条历史“隧道”:一条政治的和一条经济的。
D.洪特不认为研究十八世纪的政治经济思想史能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的政治经济困境。
【5】选文是怎么阐释“贸易的猜忌”这一概念的?

【答案】
【1】即使贸易争端(频繁)更换对象,可实际上遵循的依旧是相似的“贸易的猜忌”逻辑。
【2】(1)说明洪特书名主标题的来由;(2)自然引出后文关于休谟的十八世纪政治经济思想的论述;(3)说明“贸易的猜忌”这个概念早已有之(或这种情形早已有之)使学说更有说服力,更有权威性。
【3】C
【4】D
【5】①通过对现实中的贸易争端的分析,引出“贸易的猜忌”这一概念。②分析“贸易的猜忌”这一概念的来源及其含义(或:首先呈现了当下贸易争端的现实背景,引出对“贸易的猜忌”这一概念的来源及内涵的阐释)。③再将这一概念置于不同的时空维度进行纵向比较,表达了作者自己对这一概念的倾向(或:介绍并比较了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的思想论者们的对这一概念的不同见解,表明更倾向于十八世纪论者的见解)。④最后强调了作者自己对这一概念理论价值的肯定(意义)。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关键词语内涵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重点把握文本中的信息,联系上下文语段进行分析。
结合文意可知贸易争端的对象在发生变化,但都维持着相似的政治经济复杂纠缠的逻辑即“贸易的猜忌”逻辑。第一段中“换演员不换剧本”,这里的“剧本”是指“贸易的猜忌”逻辑,这里的“演员”是指贸易争端的对象。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重要段落的作用的能力。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回答。首先要观察重要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再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其作用。
第2段中指出“贸易的猜忌”是洪特书名的主标题,进一步指出,“贸易的猜忌”源于休谟的政治经济学,这个概念早已有之,这样的评论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权威性。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A项,“政治逻辑与经济逻辑的互相渗透”错误,这与前文的“批评意味”不吻合。
B项,“政治逻辑与经济逻辑的复杂纠缠”错误,这一段只是在一般意义上说了两者的关系,但没有联系后文。
C项,“政治逻辑对经济逻辑的不当压制”,这一观点与段落观点一致。
D项,“经济逻辑对政治逻辑的不当压制”错误,这一意思与后文相反。
故选C。
【4】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D项,“洪特不认为研究……”分析错误,文章末段,虽然洪特“不认为十八世纪的思想家能够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但是能帮助我们 “更加准确地把握当代政治经济困境的理论意义”,也就是说是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的政治经济困境的。
故选D。
【5】此题考查分析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我们在阅读时关注每一个自然段的内部思路,利用段落中的标点符号和关键词语把握段落的内容,看段落内部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内容与内容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然后再看段落之间的关系,从而总结出作者在整篇文章中的论证思路。
如何论述“贸易猜忌”的,需要学生分析文章的框架。文章第①段,通过对现实中的贸易争端的分析,引出“贸易的猜忌”这一概念。第②③段,分析“贸易的猜忌”这一概念的来源及其含义。第④~⑨段,再将这一概念置于不同的时空维度进行纵向比较,表达了作者自己对这一概念的倾向。第⑩段,最后强调了作者自己对这一概念理论价值的肯定(意义)。
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落在姑苏的雪
周伟苠
①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江南终于飘雪了。
②江南的雪已经越来越少,落在姑苏的雪,已成了奢侈品。记忆中,除了十年前的那场大雪让人印象深刻,已经很久没有在哪个冬天能够尽情地欣赏雪景、享受与雪交融的那种感觉了。
③今年的这场雪,先是零零落落的飘洒几片雪花,继而大雪连绵,飞飞扬扬。雪后的苏州又变回了姑苏,重现了人间天堂的美,美轮美奂,诗意盎然。热闹的微信朋友图,已经晒开了各种美图,一夜之间也忽然诞生了不少“诗人”。
④江南的雪总是恬静的。晶莹别透的雪花,纷纷扬扬,一夜之间覆盖了整个始苏大地。洗尽铅华的苏城,显得如此的纯洁和安详。
⑤江南本多情,下雪的江南,大概只能用“风花香月”四个字来描述。“风花雪月”也许本来就是江南人独享的。在北方,下雪并不稀罕,尤其在东北,下大了还常常带来出行的麻烦。而到了岭南,下雪只在意象里,难以触摸,也就没有了与雪默契的那种情感。
⑥在这个下雪天里,最享受的美过于煮雪品茗了。薄暮时分,坐在暖洋洋的屋子里,红泥护里的本炭窜出火红的舌尖,壶里的水不时泛起密集的白色水泡,热气袅袅的,雪水特有的清冽钻进你的鼻腔。或者,就温上一查醇香陈年的老酒吧,想着友人可否一起来围炉赏雪,吟诗小酌呢?这雪水沏的碧螺春茶和用话梅、姜丝温热的地道黄酒,吴依软语,茶香酒劲,此刻,那怕你是个外乡人,也能让“苏州”两字,随着窗外飞舞的雪花,彻底的融入你的血液里。
⑦看姑苏的飞雪,不光用眼睛,而是用一种恬淡的心境和一种苏州人特有的情怀去体会。
⑧雪纷纷扬扬,寂落在七里山考,重现了《结苏养华图》的局部影像。这里石板铺就的古街依旧,小桥流水,河街相邻,檐顶负雪,船棚落家,店肆人家,行人熙熙……
⑨雪落遍了古城的四大名园,让甲天下的园林,越发温文尔雅,滋润美艳。落下来的雪,将亭台楼阁,名树古木,披上了清新脱俗的银装。留园的“兰雪冠云”令人惊艳,“五峰真趣”别有一番风味。抽政园里,花木扶疏,水色迷茫,又平添了几分婉约和神韵…
⑩雪落在了贝老为家乡设计的博物馆里,漫天飞雪模糊了粉墙黛瓦,韶华尽收,吴地遗珍,与君诉说着一段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
(11)雪落在城西的太潮,烟波浩渺,水天一色。高新区的有机电车,飞雪中穿越苏州西部,连接着旷野和新城。
(12)雪落在城东的金鸡潮,雪落成白,水色空掌。湖叶的东方之门高耸入云,似海市蜃楼,如梦如幻。
(13)姑苏的雪,之所以迷人,不仅在于它的珍贵,更在于它带来的天地纯净,银装素裹,世间的一切都在它的覆盖下变得纯萃起来,仿佛一夜之间,让时光穿越,也让江南的这座两千五百岁的古城,回到了唐诗宋词之中。
(14)无论世代更替,沧海桑田,雪总是被人争相宠爱。杜甫闲居成都流花溪革堂时写下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重船”,望见西岭上的积雪,看到门前停泊着来自万里之外故乡东吴的船舶。虽然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绪,但也因雪而更加灵动。
(15)一场大雪,如同国画大师生花的妙笔,将天地山川和古城变成了一幅落笔简约的国画。天地纯净了,让人的心灵也跟着纯粹如白纸,随时等待着自己思绪的落笔。
(16)郊外的花山、天平山和大阳山,雪的留自并不孤寂,冰香下依然有清泉濯濯流动。光福香雪海和洞庭东西山的梅花,在雪中已自暗香浮动。
(17)唐代王维的《水墨雪景山水》,开了雪景山水画的先河。历代的名家留下了不少画雪的传世之作。“北宋三大家”之一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元代黄公望的《九峰雪掌图》,明代戴进和清代石涛的《雪景山水图》,虽然风格各异,但都用雪留白或装点。这些画作,丘壑在胸,气脉成章,笔断意贯。
(18)夜的古城,大雪依旧飞飏。街头巷尾霓虹闪烁,雪花也随着霓虹的色彩,一会是暖暖的红色、橙色,忽而又变成了清冷的蓝色和绿色。路灯射下耀眼白光,又让飞舞的雪花瞬间变得晶莹剔透。
(19)金鸡湖畔早已华灯初上,音乐喷泉演绎着“洋苏州”夜幕下的华丽乐章。纷纷扬扬的雪花,在这里又被折射得五彩缤纷。这时的雪花似乎通了人性,变换着你想象中的任何颜色,随着喷泉一起舞动。天空中那如花瓣一样袅袅落下的飞雪,在这里如似锦的繁花,让你觉得在这清冷的冬夜心头
(20)落在姑苏的这场瑞雪,这次践行了十年之约,一定要落个痛快,与苏城来一次久违的结结实实的拥抱。这是大自然对姑苏的恩赐,我们也该伸开双臂去迎接更大的飞雪。
(选自《苏州杂志》2018年第2期,有删减)
【1】分析第③段划线句在文中的含义。
【2】任选一角度,赏析第⑥段中划线句。
【3】第(17)段提及一系列雪景山水画的用意是什么?
【4】文章在描写“落在姑苏的雪”时是否过于繁冗拖沓?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1】雪后的苏州重现了人间天堂的美景;人们借着雪可以回到从前诗意的情境。雪赋予了地理意义的苏州以历史文化美学(超越现实的美)的意义。
【2】(1)化用。白居易小诗《问刘十九》(不答题目名,引用原诗也行)中的意境,既含蓄凝练,又表达出对雪夜煮雪盼客的殷切之情,还体现出作者心中洋溢的那份传统的情愫(答出有文采和意蕴也行)增添意境、含蓄凝练。
(2)巧用动词。如:“窜(出)”“泛(起)”“钻(进)”等,使得画面不至于呆板/富有动态的美感,让冰冷的雪夜有了生机和温情。
(3)虚实结合/联想。如:由眼前之实景进而联想到/憧憬和老友一起饮酒赏雪的虚景,拓展了诗的意境,也使得这个情形更具有温情。
(4)意境/情境创设。
(5)多感官角度。有视觉的,还有味觉的。
(6)色彩角度。如: 红色的火苗和白色的雪水 之间形成对比,画面感强。
(7)运用比喻。(只有一处,不是最佳)如:“红泥炉里的木炭窜出火红的舌尖”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冬日里火炉内火苗的热烈,照应了前面的暖洋洋,也使得作者所描绘的雪夜倍添温暖。
【3】与前文将古城比作国画相照应;同时也写出了雪的留白之美感。以雪景装点的画作来强调 伟峻、静穆、圣洁的美感 (作者本身的议论);从结构上,照应前文;历代名家对雪景的关注增添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文化内涵。
【4】并非过于繁冗拖沓。
【示例一:就第一处具体分析】文章第⑧段到⑫段的铺陈(铺张)描写,侧重于点面结合地呈现姑苏城在雪中的全貌形象地写出了雪的密度和广度,也集中呈现了苏州的传统之美与现代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家乡苏州的深深热爱/这是作者在特定环境气氛之下的表达,更能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示例二:就第二处具体分析】第⑱⑲段则侧重于对雪花本身形态的描写,是从视觉的角度,用色彩变化体现出雪晶莹剔透的特点/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雪花比作繁花,写出落雪缤纷的盛况,生动形象且富有美感/描摹物态穷形尽相,体现出作者对这场雪的欣赏和欣慰之情。
【示例三:综合两处分析】点明两处的角度不同,然后具体展开分析也可以。
【解析】
【1】此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对句子的理解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因此不能孤立理解这个词,应联系全文。具体答题中要做到“三结合”,及结合句子本身(是否使用修辞手法或其它手法)、结合上下文、结合主旨(句子的含义不能脱离、背离主旨)。
第③段划线句子“雪后的苏州又变回了姑苏”,“姑苏”一般指景色美好,富有诗意,如人间天堂。这句话的意思是雪后的苏州重现了人间天堂的美,美轮美奂,诗意盎然。
【2】​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
本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赏析,如从修辞、词语运用、色彩、虚实结合、感官、情境创设等角度进行分析,任选其一展开要求明确角度或手法+分析具体内容+情感或效果。以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为例。“红泥炉里的木炭窜出火红的舌尖”,这里把“火苗”比喻为“舌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冬日里火炉内火苗的热烈,照应了前面的暖洋洋,也使得作者所描绘的雪夜倍添温暖。
【3】本题考查分析重要语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对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有准确的把握,从内容、结构等几个方面分析其作用。
第⑰段提及一系列雪景山水画,如:唐代王维的《水墨雪景山水》,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元代黄公望的《九峰雪掌图》,明代戴进和清代石涛的《雪景山水图》等,这些历代名家对雪景的关注增添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同时在结构上,照应了上文第⑬⑭段的诗意,又与前文将古城比作国画相照应。以雪景装点的画作来强调苏州城伟峻、静穆、圣洁的美感,能使形象更加鲜明。
【4】此题综合考查学生鉴赏散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结构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分析概括文章艺术手法。
文章多处描写了“落在姑苏的雪”,答题的结构是:如何描写的+表达效果+表达的情感。如文章第⑧段到⑫段的铺陈(铺张)描写。①如何描写的:侧重于点面结合地呈现姑苏城在雪中的全貌形象地写出了雪的密度和广度,也集中呈现了苏州的传统之美与现代之美。②表达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苏州的深深热爱。③表达效果:这是作者在特定环境气氛之下的表达,更能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写景状物散文常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其构成要素是景、物、情、思。不同抒情类散文的主旨大体是这样的:写景散文――把握作者的感情及对景物的思想态度;咏物散文――感悟作者赋予物的象征意义和抒发的感情(意愿、人生观点、情感态度)。写景状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是目的,是归宿;而散文的 “情理”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所以,写景状物散文阅读关键是抓住景物特征。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诉衷情
周邦彦
出林杏子落金盘,齿软怕尝酸。可惜半残青紫,犹有小唇丹。
南陌上,落花闲。雨斑斑。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1】下面对周邦彦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诗为词 B.词中老杜 C.婉约正宗 D.词家之冠
【2】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落金盘”较之“置金盘”更生动地体现出从摘下到放置的动态过程。
B.“犹有小唇丹”写少女乍尝后残杏留下口红痕迹,极为细腻娇态可见。
C.“齿软”本是形象性的说法,既衬托出了杏之酸又引出下句的“半残” 。
D.下片前三句以景衬情,描画出少女品杏之后因与期望反差甚大的失落。
【3】这首词上下两片衔接自然,试分析其妙处。

【答案】
【1】A
【2】D
【3】由上片少女品尝新杏后与自己预想存在反差,导致心情失落,自然过渡到下片目睹闲花已落,春天将逝,睹物伤情,难免伤春亦自伤,作者巧妙地找出杏之酸和春之逝二者的共同之处是令人失落,因而过渡自然,妙合无垠。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这种题型主要靠学生平时的积累。平时学习和阅读时要了解和准确掌握在文学史上有名的作家的名字、称号、籍贯、时代、经历、作品及主要成就等。
A项,说法错误,被称为“以诗为词”的是苏轼,不是周邦彦。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D项,“描画出少女品杏之后因与期望反差甚大的失落”分析错误。“不言不语,一段伤春”不是“品杏之后”产生的失落,写的是触景伤怀,春天花落令人失落。
故选D。
【3】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结构及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歌,借助诗歌注释及关键意象,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继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知识储备,具体分析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这是一首写少女伤春的词。上阕说的少女因尝杏怕酸而攒眉,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自然过渡到少女因怀春伤春而攒眉,则是生活中的必然现象。下阕依旧由景语带起。先从少女眼里写周围环境,南陌上,满地落花狼藉,春雨斑斑,送走了春天。真是春雨无情,落花有恨。这首词上下两片初看似无关系,不易衔接,实则用暗线贯串,自然过渡,结构曲折。作者巧妙地找出杏之酸和春之逝二者的共同之处是令人失落,因而过渡自然,妙合无垠。最后三句环境描写对少女的伤春情怀起了烘托作用。作者又善于抒写女性心理,将女性心理活动与景物描摹巧妙结合。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要遵循以下答题步骤:①明确说出运用的手法是什么?(托物言志、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抑扬、想象、联想、渲染、象征等);②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找到能体现该手法的关键诗句,并进行描述性说明);③分析运用的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写少女伤春的词。少女伤春,在周邦彦以前的诗人词人中有不少人写过,但跟尝果怕酸联系起来,却是罕见的。周邦彦这首词由少女尝果写到伤春,过渡自然,联系紧凑。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可见杏子成熟,当在暮春时节了,新摘来的杏子放在金盘里,色泽鲜艳明丽,不用“置金盘”,而用“落金盘”,因“落”字有从摘下到放置过程的动态感,即摘下放入的意思,比“置”字生动得多。新出林的杏子特点是鲜脆,逗人喜爱。但又由于是新摘,没有完全熟透,味道是酸多甜少,颜色青紫而不太红。而少女好奇,好新鲜,见到鲜果以先尝为快。但乍尝之后,便觉味酸而齿软了。正如韦应物诗“试摘犹酸亦未黄。”少女怕酸,不敢再吃,只剩下大半个吃剩的杏子。青紫色的残杏,留下少女一道小小的口红痕迹,唇丹与青紫相间,在词人看来,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而这位少女也必然因怕酸而攒眉蹙额,娇态可掬,更惹人怜爱了。所以词人用了“可惜”二字,而不用“留得”二字。因为这不只是在写半枚残杏,而是透过残杏写少女。
  下片先从少女眼里写周围环境,南陌上,满地落花狼藉,春雨斑斑,送走了春天。真是春雨无情,落花有恨。这三句似与上下文无关系。但看最后三句之后,便可体会到这三句环境描写对少女的伤春情怀起了烘托作用。正是在这样一个落花春雨的撩乱氛围中,才使少女感到“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而伤春心事“都在眉间”。也就是说因伤春而愁眉深锁。对于妙龄少女来说,伤春每由怀春引起。对花落春归,感岁月如流,年华逝水,因而有了某种爱情意识的跃动,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却是少女不可透露的内心世界的秘密,所以她只能不言不语,终日攒眉。
  上片说的少女因尝杏怕酸而攒眉,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少女因怀春伤春而攒眉,则是生活中的必然现象。这两种现象在词中来了个巧合,少女以尝杏怕酸而攒眉,巧妙地掩饰了她因怀春而攒眉,掩饰了她内心的秘密,可谓妙合无垠,这也正是作者构思细密,匠心独运之处。
这首词上下两片初看似无关系,不易衔接,实则用暗线贯串,自然过渡,结构曲折。作者又善于抒写女性心理,将女性心理活动与景物描摹巧妙结合,所以后来评论周词的都很称赞他的词法,如清陈世焜云:“词至美成,开合动荡,包扫一切。”(《云韶集》卷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黄贞麟,字振侯,顺治十二年进士。十八年,授安徽凤阳推官,严惩讼师,州郡懔然。值大旱,祷雨未应,贞麟曰:“得无有沉冤未雪,上干天乎?”于祷雨坛下,立判诸大狱,三日果雨。
②江南逋赋案兴,蒙城、怀远各逮绅民百余人系狱候勘。狱不能容,人皆立,贞麟以彼逋赋皆未验实,不忍令死于狱,悉还其家。及讯,则或舞文吏妄为注名,或误报,悉原而释之。
③河南优人朱虎山,游食太和,发长数寸,土猾范之谏与昝姓有隙,诬以藏匿故明宗室朱虎山谋不轨。事发,江宁推官不敢问,以委贞麟。贞麟力白其诬。逮至京师复勘,刑鞫无异,贞麟乃释昝姓而治之谏罪。
④颍州民吴月以邪教惑众,株连千余人,贞麟勘多愚民无知,徒坐月及为首者。捕人索财于水姓,不得,指为月党,追至新蔡杀之。乡人来救,并诬为月党。抚镇发兵围之,系其众至凤阳。贞麟廉得实,惩捕而尽释新蔡乡人。其理枉活人多如此。旋以他事解官,后得白。
⑤康熙九年,授直隶盐山知县。地瘠而多盗,立法牌甲互相救护。有警,一村中半守半援,盗日以息。清里役,逃亡者悉与豁除,不期年,流民复业数百家。十二年,旱,谓父老曰:“勘灾者至,所需惟官是责,不费民一钱。”及秋征,吏仍以旧额进。贞麟曰:“下输上易上反下难待准蠲而还之反覆间民必受损。”立令除之。又永革杂派陋例,民皆感其惠。
(选自《清史稿》 )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则或舞文吏妄为注名 (2)徒坐月及为首者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上干天乎 (_______)
A.牵连 B.冒犯 C.空虚 D. 归咎
(2)旋以他事解官 (_______)
A.不久 B.返回 C. 临时 D.心烦
【3】第⑤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下/输上易/上反下难待准蠲/而还之反覆间民必受损
B.下/输上易上反下难待/准蠲而还之反覆/间民必受损
C.下输上易/上反下难/待准蠲而还之/反覆间民必受损
D.下输上易/上反下难待准蠲而还之/反覆间民/必受损
【4】把第③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土猾范之谏与昝姓有隙,诬以敦匿敌明宗室朱虎山谋不轨。事发,江宁推官不敢问,以委贞麟。
【5】第④段中“如此”指的是黄贞麟审案具有(1)___ (2)____ (3)____ 的特点。
【6】有人说,第①段“祷雨坛下”和“三日果雨”有些荒诞不经,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1】随意、肆意、胡乱;治罪、定罪、判罪、判刑,给……判罪
【2】 B A
【3】C
【4】当地一个狡猾人叫范之谏的和昝姓有矛盾,就以窝藏原明朝皇族朱虎山图谋不轨来诬陷昝家。事情被检举,江宁推官不敢审问,把案子丢给黄贞麟。
【5】 依据事实 解救无辜 惩处坏人
【6】不能简单地视为荒诞。①渗透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感应”的观念(意思相近即可);②有对黄贞麟平反冤案的肯定(或赞扬),③表现了对吏治腐败的一种愤懑和抗议。
【解析】
【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1)“则或舞文吏妄为注名” 意思是:那些文吏有的胡乱给他们捏造姓名。妄,随意、肆意、胡乱。
(2)“徒坐月及为首者”意思是:只判决吴月及为首的几个人犯罪。坐,给……判罪。
【2】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1)“上干天乎”意思是:冒犯了上天吗?干,冒犯。故选B。
(2)“旋以他事解官”意思是:不久因为其他事情被解除官职。旋,不久。故选A。
【3】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百姓向上交税容易,官府返回给百姓就难了。等到批准免除的数额定下来再退还赋税,这一来一回之间,百姓一定会受损失。
句中,“下输上易”,“下输上”意思是老百姓向上交税。“下”与后面的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
“民必受损”意思是百姓一定会受到损失。“民”应与下句相连,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选C。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句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土,当地;隙,矛盾;诬,诬告;以,用……罪名;问,审问;委,丢给。
【5】此题考查把握文章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问题,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根据问题进行分析、筛选。
黄贞麟审案有以下特点:①依据事实。如:颍州百姓吴月用邪教迷惑民众,被株连的有千余人。黄贞麟查得实情,惩治了捕快,全部释放了蔡乡人。②解救无辜。在案件的审查过程中,黄贞麟解救了无数被邪教迷惑的百姓。③惩处坏人。在颍州的案件判决时,只判决吴月及为首的几个人犯罪。
【6】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能力。这是开放性题目,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看分答题,观点要根据作者的文章主旨进行取舍,一般是正面的观点,但要注重观点的客观性。
“祷雨坛下”和“三日果雨”这些行为看似荒诞不经,却渗透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感应”的观念(意思相近即可)。这一情节也许是巧合,但更多的是作者对黄贞麟平反冤案的肯定(或赞扬),表现了黄贞麟对吏治腐败的一种愤懑和抗议。
文言文阅读筛选题的设误类型:
一、对象错位
二、方法错位
三、概念错位
四、主旨错位
五、事件错位
六、关系错位
  
参考译文:
黄贞麟,字振侯,山东即墨人。顺治十二年进士。十八年,被授予安徽凤阳推官,严厉惩罚为非作歹的讼师,州郡风气很正。遇上大旱,祈祷上天降雨没有灵验,黄贞麟说:“难道是有旧冤未能申雪,冒犯了上天吗?”于是就在坛下祈祷下雨,立刻判决诸多大案件,三天之后果然下了雨。
江南拖欠赋税的案件发生,蒙城、怀远各地各自逮捕了士绅百姓百余人囚禁在狱中等待调查。监狱不能容纳这么多人,人们只能站着。黄贞麟认为他们拖欠赋税都没有审验查实,不忍心让他们死在狱中,就让他们全部回家。等到审讯时,那些文吏有的胡乱给他们捏造姓名,有的误报姓名,黄贞麟查清后都原谅、释放了他们,得以保全的有五百多家。
河南优人朱虎山,游历就食于太和,头发长达数寸,当地狡猾的人范之谏和昝姓有矛盾,诬陷说昝姓家窝藏原明朝皇族朱虎山图谋不轨。事情被检举,江宁推官不敢审问,把案件委托给黄贞麟。黄贞麟极力申明这是诬告。等到到京师重新审查,审讯没有不同,于是就释放了昝姓,治范之谏的罪。
颍州百姓吴月用邪教迷惑民众,被株连的有千余人,黄贞麟查验实情,认为百姓愚昧无知,只判决吴月及为首的几个人犯罪。捕快向水姓人家索要钱财,不得,就指证水姓人家为吴月的同党,到新蔡追杀水姓人,乡人来救水姓人,也一并被诬为吴月的同党,抚镇发兵包围了乡人,逮捕了许多人押解到凤阳。黄贞麟查得实情,惩治了捕快,全部释放了蔡乡人。他审理冤枉的案件救活人们大多像这样。不久因为其他事情被解除官职,后来又得以辩白。
康熙九年,被授予直隶盐山知县。当地土地贫瘠,盗贼很多,黄贞麟就制定牌甲互相救护制度。一旦有警报,全村人中一半在家坚守,一半出去帮助捉拿盗贼,偷盗现象一天天减少了。清查乡里劳役,逃亡的全部免服徭役,不满一年,逃亡的百姓回家以农为业的就有几百家。十二年,大旱,黄贞麟对百姓说曰:“查看灾情的官员来了,所需要的只要求官府供应,不应耗费百姓一文钱。”等到秋季征税时,官吏仍然按照原先的数额上报。黄贞麟说:“百姓向上交税容易,官府返回给百姓就难了。等到批准免除的数额定下来再退还赋税,这一来一回之间,百姓一定会受损失。”立刻下令免除部分赋税。又永远革除各种不合理的摊派,百姓都非常感激他的恩德。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呜呼哀哉!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民有父母,国有蓍龟①;斯文②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譬如大川乔岳,不见其运动,而功利之及于物者,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
②今公之没也,赤子无所仰芘;朝廷无所稽疑;斯文化为异端,而学者至于用夷;君子以为无为为善,而小人沛然自以为得时——譬如深渊大泽,龙亡而虎逝,则变怪杂出,舞䲡鳝而号狐狸。
③昔其未用也,天下以为病;而其既用也,则又以为迟;及其释位而去也莫不冀其复用;至其请老而归也,莫 不惆怅失望,而犹庶几于万一者,幸公之未衰。孰谓公无复有意于斯世也,奄一去而莫予追!岂厌世混浊,洁身而逝□?将民之无禄,而天莫之遗?
④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者,十有六年于兹。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录不去,愧古人以忸怩。缄词千里,以寓一哀而已矣!盖上以为天下恸,而下以哭其私。呜呼哀哉!尚享!
(注)①蓍龟:均为古时卜筮用具。这里借指欧阳修是国家的栋梁,朝中决策稽疑非其莫属。②斯文:指古代的礼乐制度。语出《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欤 B.耳 C.也 D.乎
【2】对第②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夸张手法,以体现自己作为欧阳修学生此时的悲痛。
B.运用比喻手法,衬托出自己在欧阳修的教导下文采斐然。
C.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表明了欧阳修在北宋政坛的地位。
D.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出了欧阳修在北宋文坛的地位。
【3】下列对第①段划线句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释了作者不能去奔丧的原因。
B.殿住全文,统括前后两个部分。
C.对全文的感情起到了升华作用。
D.点明了千里之外封寄悼词之因。
【4】赏析第①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5】后代学者认为此文情感充沛、层次井然,体现了苏文“涣然如水”的特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1】D
【2】B
【3】A
【4】以下参考答案任选一点,必须是手法加效果加内容。

手法

效果

内容(作用)

整句

句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充沛。

凸显欧公于国于民、对政坛文坛均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表现了作者对其的敬仰之情。

长短句

长句柔和绵长;短句激昂有力。

类比

生动形象,增强情感。(百姓如有父母可以依赖,国家如有蓍龟可以决疑)

用典

运用古语佐证文意,增强说服力。

【5】“涣然如水”(可以侧重在情感充沛或句法灵活):情感浓郁但真挚,没有矫揉造作之感。比如运用排比句,使得悲痛之情倾泻而下;运用整齐的句式,优美的文辞,铿锵的音节,巧妙的比喻,尽将欧公的济世之才和盘托出。
“推进自然”(可以侧重在层次井然或多用对比):
(1)结构层次上:祭文以 “生”、“死”二字通贯全文,可谓一篇之 “文眼”。欧公之生与死,于百姓、于国家、于斯文、于学者、于君子、于小人皆有着荣辱兴衰的关系。然后先从生死的不同情形谈欧公生前之影响、再从用世与否谈欧公之济世之才,最后从作者个人情感的层次道出作者的悼念深情。
(2)运用对比上:首先是从生死对比的层次谈欧公的济世之才;然后是从用对比的方式,写出了欧公未用世和用世、在位和释位与人心信孚向望的关系,既是对 “生”、“死”二字的铺叙补足,又能使人感到作者悼念欧公之情的深切。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
第③段方框后面是问号,此处应使用表示疑问的虚词。
A项,“欤”一般表疑问或不肯定,或表示反问;
B项,“耳”一般表肯定语气;
C项,“也”句末语气词,也可用于疑问句句尾表示加强疑问语气;
D项,“乎”除了表示疑问,还带有更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更契合语境。此项虚词更契合苏轼此时的心境。
故选D。
【2】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章重要段落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重点段落的内容与表现手法。
首先需要判断第②段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譬如深渊大泽,龙亡而虎逝,则变怪杂出,舞䲡鳝而号狐狸。”这里运用的是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自己作为欧阳修学生此时的悲痛,同时也形象地说出了欧阳修在北宋文坛的地位。
B项,“衬托出自己在欧阳修的教导下文采斐然”分析错误,文段中并没有这样的意思。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重要语句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关键句子的作用,一方面要照应结构,一方面要照应内容(包含情感)。
第①段划线句子为:“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意思是:百姓有了父母官,国家有了可以象蓍草和龟甲一样解决疑问的人;文化因而得到传授,求学的人有了老师;有德行的人有所依仗因此不会害怕,小人因为害怕先生所以还有不敢做的事情。
A项分析错误。第①段划线句子点明了先生在北宋文坛的重要地位,为全文对先生的评价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打下基础。这句话并没有说“不能去奔丧”。
故选A。
【4】本题考查鉴赏文本语言的能力。鉴赏语言,通常从修辞、句式、用词、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角度去赏析。一般格式为:此句用了……(句式、修辞等),写出了(表现了)……
第①段划线句子:“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要分析其表达作用,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如:句式、整散、修辞等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示例:多处运用了整句,句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充沛。凸显欧公于国于民、对政坛文坛均有不可撼动的地位。表现了作者对其的敬仰之情。
【5】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表现手法以及语言风格特点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及情感;继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知识储备,具体分析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本文运用整齐的句式,优美的文辞,铿锵的音节,巧妙的比喻,尽将欧公的济世之才和盘托出, 表现了欧阳修在北宋文坛至高无上的地位。多处运用排比句,表达了作者对欧公的景仰之情以及失去欧公的痛苦之情,使得悲痛之情倾泻而下。情感浓郁但真挚,没有矫揉造作之感。
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参考译文:
悲痛啊!先生到这世上来,已经有66年了。因为有了先生,百姓有了父母官,国家有了可以象蓍草和龟甲一样解决疑问的栋梁之才;文化因而得到传授,求学的人有了老师;有德行的人有所依仗因此不会害怕,小人因为害怕先生所以还有不敢做的事情。先生就象高山大川,看不到他运动,但受他恩惠的事物,不能够用数字来衡量、不能全部的知晓。
现在先生逝世了,有抱负的人没有了仰仗庇护的人,朝廷没有了查找疑问的人。文人被说成了异端,学者被用到了边远的地方;君子只能以不作为来为朝廷做贡献(保存实力),小人高兴的认为时机来了——就象深渊沼泽,神龙没有了老虎也离开了,变端和怪异就层出不穷,象鱓飞舞又象狐狸号叫。
  以前先生还没得到朝廷重用的时候,所有人把先生当成隐患心病;等到先生得到重用,又认为先生跟不上形势;到了先生放弃官职的时候,没有不希望他再次得到起用的;到了先生告老还乡,没有不惆怅失望的,又还抱着期望的心情,是因为先生还没有老去衰弱。谁知道先生不再留恋这世间,就这样不给我们追赶机会的走了。难道是厌倦了世间的混浊,洁身自好的走了吗?又难道是百姓没有这样的福分,上天不肯留下先生来?
以前我的父辈胸怀大略隐居于世,不是先生就不能够招致到他;而那时没有才能的我,因为这样才得以跟随先生,在先生的门下受到教育,到现在都16年了。听说先生逝世的消息,按情理应当跪着前去凭吊,但是身有公务不能前往,我也愧对过世的人而感到不自在。只能从千里之外写信,来抒发心中的悲哀。这样做是为天下苍生感到悲痛,也是我自己对先生的痛哭。悲痛啊,先生您安息吧。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们往往会抱怨时间不够,可有时候又想方设法“消磨”时间。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 (2)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快与慢
兵法云“兵贵神速”,谈交战用兵的快;谚语说“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显慢的真谛。“快”与“慢”似一对冤家,各据半壁江山,互不相让。而我说,快慢各有长,把快与慢结合在一起,才是上上策。
快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时代的步伐。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在快节奏的今天,这是我们必须的行走方式。我们追求快,追求速度,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虽然对此时而无奈,却也享受其乐。看改革开放以来,如雷贯耳的“深圳速度”,激励着多少的昂扬斗志;看高潮迭起的奥运会赛场,博尔特、菲尔普斯一次次用速度征服对手,征服观众,书写历史。快,是一种进步,一种能力,一门艺术。我们紧跟其后,一步步感受快的气息与魅力。我们需要快,我们必须快。
而慢是一份豁达。不再去回首因慢而挨打的中国近代史,无需去担心“快”将人间的温情冷却。走过千山玩水,慢早已沉淀一份淡然,成就一份豁达。细嚼慢咽,精雕细琢,用慢创造的往往是永恒的精品,仅要文火足矣。李时珍一本《本草纲目》用二十年的光陰;司马光著《资治通鉴》走过十九年,司马迁著《史记》耗时十三载,曹雪芹一部《红楼梦》梦过十年……精品,是这样炼出来的。慢中的豁达与智慧,早已渗透在点滴之中。慢,慢慢的享受,慢慢的酝酿,收获一份从容的生命姿态。
殊不知,快与慢的完美融合则是一种智慧。在享受快与慢的同时,更应该找到它们的交集。
楚河汉界,仕相炮马,各显神通。是“卒”厉害还是“車”凶悍?小卒一步一个脚印,却也勇往直前,绝不回头,无所畏惧。深入腹地,你将仕能奈何几分!車来势汹汹,横冲直撞,了无障碍便直闯无忌,谁见了都怕三分。可是,烽火战场,它们谁都少不得,谁又能说清是快車好还是慢卒好呢。此时的战场,正是联合車与卒的力量,快慢相辅,冲锋陷阵。
捧起一本好书,是一目十行还是咬文嚼字?快读一气呵成,掌握文本主旨,领悟精髓;慢读品字赏词,感受字里行间的细腻。显然,二者皆不可少,各有其妙。这便是联合的智慧。
生活中的许许多多都是快慢并行的。而控制节奏,驾驭快慢则是一门高超的学问,一种智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或是慢节拍,当快则快,当慢则慢,要知道,快慢相宜才是真正的境界。
我们的生活需要快与慢的结合,人生亦然。把握快与慢的平衡,你便是真正的赢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抓住主旨,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其次要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审题】
首先明确这是现象类的作文,分析生活中联系中学生自身实际情况找到相应的现象。
“人们往往抱怨时间不够”进行原因分析,为什么会抱怨时间不够,首先客观上时间不可倒流,另外就是信息的大爆炸,客观物质的充裕,选择性增多;第二主观的人心不足蛇吞象,自我的心态没有把握好等等原因。重点分析第二句话中“消磨”时间,加了引号,需要考虑消磨时间也是有利的,注重利的方面考虑,然后,联系相近意思词语如“浪费”“慢节奏”“精致生活”等等做为思辨,最后道出既要抓紧时间,提高效率,又要理性享受生活。
参考立意:
1、合理安排时间,提供工作效率。
2、放慢生活节奏,理性享受生活。
3、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品质。
参考素材:

©2021-2022咋考网版权所有,考题永久免费